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红人,从分手遇到女书记开始 > 第642章 小葵的选择

第642章 小葵的选择(2/2)

目录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果然关机了吗?

他一颗心沉下去。

小葵还是没法走出来吗?

明明昨天,已经看不出异常,他也不知道小葵会去哪,他在房间里找了个遍,小葵把他的包带走了。

忽然刘浪目光定格在书架前,神色微微发怔,旋即快步走过去。

“刘大哥,你怎么了?”

“没什么?”

刘浪昨天特地折了一个玻璃瓶的折纸,准备送给小葵的,不过小葵喝多了,他没拿出来,就放在书架上。

现在,那个玻璃瓶消失了。

那里放着一个信封。

刘浪拿起那个信封,打开来,抽出里面的一张纸——

刘大哥,我走了。

原谅我又一次不辞而别。

您别来找我。

即使你找到我,我也不会跟你回去的。

我不想留在武康,我想远离那个地方,远离过去的人和事,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

或许只有那样,我才能真正的放下过去,和自己和解。

也许有一天,我会回来。

也许。

后会无期!

我不后悔遇见你!

再见了!

刘大哥!

刘浪拿着那张信纸,久久无言,林昭走过来,她问道:“是小葵留下的吗?”

刘浪点点头,把信递给林昭。

林昭看完了上面的字。

也陷入了沉默。

过了许久,她问道:“刘大哥,那我们还要去找小葵吗?”

刘浪摇了摇头:“不去了,小葵是成年人了,她有自己的自由,我没办法替她的人生做决定。

何况,她在信上已经说了,即使找到她,她也不会跟我回来。

既然如此。

尊重她吧。

或许像她信里说的,有一天她能真正放下过去,她会回来,即使不回来,那也是她自己选择的人生。

不是吗?”

林昭幽幽叹了口气。

“我只是担心,她一个女孩子,无亲无故,一人在外,生活会很难。”

刘浪目光动了动,他想到了在原始丛林,野兽出没的古荡山,他走了一夜都精疲力竭。

小葵一个女孩子能摸黑追踪他们一个晚上,最终竟然让她找到了他们。

他轻声道:“你不要小看小葵,或许她的能力远在你想象之上!”

刘浪将信纸拿回来,塞回了信封。

说道:“别想太多了,林昭,吉人自有天相,我想,有一天,我们会和小葵再相见的,我有那个预感。”

林昭吐出一口气:“我也相信,刘大哥。”

两人收拾了一下东西。

从家里出来。

刘浪下楼开车,先把林昭送回了开发区康投公司上班,刘浪自己开车返回白木乡。

虽然心中有遗憾。

但刘浪很快投入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放在儿女私情上。

转眼间,又过去一个多月。

时间来到了十月,白木乡在这一个月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白木乡成立了一个乡镇发展投资公司。

全面接手吕氏高山蔬菜公司的业务。

成了一家“高山田园”品牌的有机蔬菜公司,开始和各村签订合作协议。

由乡发投控股。

各村按比例入股,成立白木乡第一家村镇合营的集体企业。

打造白木乡的有机蔬菜品牌。

刘浪为了打响品牌,开了个后门,直接找了康投旗下的几个大企业合作。

成为了康盛钢铁,星空汽车,鲲鹏新能源等大企业的食堂专供蔬菜公司。

要知道这几家企业,每一家企业都在五千人以上,是武康制造业的巨无霸。

光是供给三家企业上万人的蔬菜。

就已经让这家有机蔬菜公司一炮而红,其实白木乡的高山蔬菜本来就名声在外,只是以前吕阳做的时候,太贪得无厌,盘剥了大部分利润,还经常以次充好,以至于规模无法做大。

现在刘浪接管后,一切正规化,产业化。

在和几家大企业签订合同后,县里几家大超市就纷纷上门来,要求合作。

白木乡的全年蔬菜产量,在半个月内就预定完了。

光是拿到的定金,带给农民的利润,便超过了吕阳时期,刘浪召开了集体会议,把各村的负责人叫来,又专门聘请了省农科所的专家,指导村民们怎么进行规模化种植,提升产量。

在“高山田园”蔬菜公司如火如荼的发展时。

蓝田药业的刘凤儿也找上门来了。

刘浪刚从田里视察回来,看到刘凤儿和蓝银村支书蓝太忠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

“太忠书记,凤儿嫂子,你们怎么站在这里,有事吗?”刘浪招呼道。

刘凤儿看到刘浪依然有些别扭,毕竟刘浪是把她老公送进去的人,撇着头不吭声。

蓝太忠道:“刘书记,您回来了。”

刘浪打开门,把他们请进去,喊道:“小马,泡茶。”

“刘书记,不用不用,我们就是来说点事,一会就走。”

“有什么事,连口水都不喝,来来,赶紧坐。”刘浪拿出烟,给蓝太忠递了一支。

蓝太忠堆着笑,拉了拉刘凤儿,两人坐下。

等马英杰把水送进来,刘浪坐在办公桌后面,喝了口水,说道:“太忠书记,凤儿嫂子,有什么事就说嘛,我们是老朋友了,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蓝太忠又推了刘凤儿一把,刘凤儿瞪了蓝太忠一眼,过了一会,她似乎有些气馁,终于开口了:“我想知道,你上次跟我们说的第二个方案还做不做数。”

刘浪微微一愣,随后明白过来。

蓝田药业肯定是撑不下去了。

上次他去蓝银村,谈蓝田药业的后续发展,当时他给蓝田药业指了两条路,一是他们自己继续运营,乡里帮忙给贷款,给政策,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二是由乡发展投资公司接手,重组蓝田药业。

当时刘凤儿他们坚决选择第一个方案。

现在看来,显然是失败了。

不然以刘凤儿的性格,不会找上门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