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研发可控核聚变的竟然是我?(2/2)
大部分產业是我们也有一流水平,卡不了別人,別人也卡不了我们……这个就比较多了,数不清楚。
还有少部分需要进口,但是我们有二流水平的產品,就算外面断供了,自己的二流產品也能顶上去。
还有少数是曾经被卡脖子的,但是现在已经解决问题了,典型案例就是徐申学主导下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了。
仙女山控股,乾的就是这事。
————
除了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超导量子设备以及耗材这两块主要的底层业务外,仙女山控股还有一大堆附属业务。
比如什么数据线业务,充电头业务,摄像头业务等诸多乱七八糟的业务,基本都是智云集团和威酷电子集团把订单交给仙女山控股体系下的一些子公司,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向仙女山控股输血用的……毕竟没钱可搞不来底层技术研发。
然后还有诸多底层技术研发的过程里,出现的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然后进行商业化运营,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固態电池里所採用的正负极材料。
海蓝电池旗下的研发生產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態电池,其正负极材料都是仙女山控股研发出来的新材料……现在的海蓝电池每年都要向仙女山控股採购大批量的这些固態电池的新材料!
海蓝电池採购的这些材料成本,基本上要占据其生產的固態电池成本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这几年光靠卖这两种新材料,仙女山控股就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真说起来,其实仙女山控股目前最赚钱的业务,並不是什么卖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更不是什么超导量子设备以及耗材……儘管这些东西一个个设备看似都非常昂贵。
但实际上仙女山控股最赚钱的业务,是卖固態电池材料……也是因为卖固態电池材料很赚钱,才让仙女山控股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
在持续亏损了十年,累积亏损超过八千亿之后,仙女山控股终於进入了扭亏为盈,不需要徐申学以及上头持续输血的良性循环阶段。
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以前仙女山控股每年都需要徐申学以及相关机构股东,以各种方式输血提供资金,双方加起来,少的年份里输入几百亿元,多的年份里甚至上千亿元。
一年又一年的输血,没完没了……
而最近两年,情况终於好转,双方不用硬著头皮,每年继续向仙女山控股大规模输血了!
其关键就在於固態电池的材料很赚钱!
——————
除了固態电池材料外,仙女山控股还卖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新材料,或新材料製造的零部件。
如国內航空业里就大量採用了仙女山控股提供的诸多新材料,如x1以及x3项目,顺带正在研发的一些有人战斗机,都大量使用了仙女山控股提供的新材料,从机体材料再到发动机材料等都有。
而智云集团里的很多项目,也大量使用仙女山控股提供的各种新材料,如製造量子晶片的诸多材料也是仙女山控股所提供的。
南门航天里搞的各种太空飞行器,如火箭,太空梭,飞船,空间站上也大量使用仙女山控股提供的各种新材料。
卖各种材料以及材料製作的零部件,这是最近几年仙女山控股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仙女山控股有著王斌耀教授这个顶级材料专家提供的各种底层理论。
而应用层面则是大规模使用人工智慧进行材料研发……大海捞针。
然后长年累月下来,就弄出来了海量的各种新材料……仙女山控股的材料储备库里,封存著上万种各种新材料的技术资料呢,至於什么时候能用上,把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徐申学对仙女山控股的材料研究一向来都非常重视的,所以有在会议里也持续的进行强调。
具体业务层面,则是主要关注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超导量子设备以及耗材的。
最后还有一个秘密项目,那就是星海能源主导的可控核聚变了。
该项目虽然属於仙女山控股旗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级管理层都知道这个项目的存在。
该项目目前处於高度保密状態,项目由王斌耀教授亲自主导,知道该项目的仙女山控股高层只有三个人而已,其他的十几个高级管理层知道有星海能源这么一个秘密子公司的存在,但是不知道这个子公司在干啥。
甚至,星海能源这个公司內部,知道项目全貌的也没几个,很多技术研发人才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也只知道自己所研发的某个子系统的一些信息,但是大部分人其实也不知道这个子系统用来干啥的。
所以未来有一天,等可控核聚变的信息公开后,估计很多星海能源的员工,哪怕是骨干技术研发人员都会一脸楞逼:什么公司啊,这么牛逼,竟然搞出来了核聚变
什么是我们公司搞出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哎呀,我竟然还参与了这个项目,並且还承担了其中的核心子系统的研发靠,我怎么不知道
最后,很多人都会在楞逼中来一个灵魂提问:研发可控核聚变的竟然是我
这也是99%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的共同特点:其实他们並不知道自己参与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研发!
在星海能源內部都如此,更別说围绕著星海能源进行配合的其他企业、研究所以及高校了。
他们同样不知道什么可控核聚变,反正就是接到了某个子系统,某个零部件的研发任务,然后埋头进行研发……从头到尾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研发的子系统或零部件是用来干嘛的。
真正知道项目全貌的人,其实很少的……
徐申学和仙女山控股的人开会的时候,都不会对所有高级管理层说可控核聚变,只是和负责该项目的几个高级管理层进行保密的小规模会议討论。
而会议反馈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星海一號可控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已经进入了样机的製造阶段。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整机设计,各子系统的设计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关键的核心问题。
目前就是匯总数十万人的研究成果,把各子系统给组装起来,然后再组装为星海一號,然后反覆进行实验,验证,对比……寻求最优化的结果。
整个过程预计还需要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当然,这是理论时间,实际的话有可能提前,但是也有可能延长。
毕竟这么大一个工程,虽然核心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了,但是一些小问题也有可能频繁出现,很多东西用计算机进行模擬的时候挺好的,但实际搞起来发现又不行。
或者是单个子系统运转的好好的,但是和其他子系统配合起来运营的时候突然又莫名其妙的出现诸多问题了。
这些都是工程设计以及製造领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控核聚变这种东西。
王斌耀教授这种顶级科学家带头,带著团队搞定核心材料,子系统设计,整机设计……
而具体如何建造出来,这是纯工程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科学家努力,还需要大量的普通牛马,甚至技术工人的努力。
光靠王斌耀自己亲自带领的核心团队,可没办法把可控核聚变这种东西给弄出来……它是需要数十万个工程师一起为之努力的。
徐申学对国內的工程製造的能力还是非常放心的……在当下的地球上,哪怕是拋开核心技术理论,新材料以及整机或子系统的设计问题。
只说单纯的製造!
那么全球范围內,国內的能力绝对是最顶级的。
如果国內都搞不出来,那么其他国家就更別指望了。
一场持续了数天的仙女山控股高层会议后,徐申学对仙女山控股的基本情况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而接下来,徐申学將会陆续召开旗下其他重要企业的战略会议。
手底下的公司多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別的老板开一场会议,撑死几天就完事了,而徐申学得持续搞七八场会议,得持续二十天左右
好歹旗下的重要企业都得轮流开一遍会议,让新上位的高级管理层们认识认识老板,知道老板的战略方向以及態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