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杜厂长达成心愿,清水河施工受阻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杜厂长达成心愿,清水河施工受阻(2/2)

目录

“哈哈,还行。是市农机局副局长,解决行政级别,挂名,反正我也不会去干扰农机局的工作。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大都和农机有关,所以也算名正言顺。”

李龙和他都清楚,农机局副局长是没这个厂长过得滋润的。毕竟厂子扩建之后,管着一两百人,十好几个生产车间,每天机器一响,钱就滚滚的来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订单不断,厂子门口一直有车在排队拉货,这样的场景,在全市也仅此一家。

给市里涨面子啊!自治州的领导见了市里的领导有些时候都会提一嘴农机厂的事情。

“那可真是太好了。”李龙当时只是灵机一动的提一嘴,后来当然是越想越觉得可行。

只是他也明白,这样执行起来的难度会非常的大。

没想到还真让杜厂长给做成了。

“嗯,我也就是给你一声,马上到收割季了,现在收割机的订单在增加,我又要忙了。对了,现在打药机还在出货,不过订单没以前那么多了,棉花开始打顶,接下来不少人可能觉得打药就没那么重要了……”

“那不好。只要棉花没开,打药这事啊,停不了。”李龙道,“没事,这是个长远的生意,只要有人种棉花,打药机就会一直有市场。”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杜厂长同意李龙的看法,“生产车间一直没停,不过我们会按实际订单来走,反正机器都是现成的,人工也都是熟手。”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杜厂长就挂了电话,他现在正忙,能抽出空来和李龙一未来发展的事情,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李龙也挺开心,至少接下来农机厂那边的分红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进入七月,棉花地开始打顶,而地里的麦子也即将迎来收获。李家人多,李建国带着人突击几天,把棉花的顶子打掉后,他和李俊峰两个人分开开着联合收割机开始赚钱。

至于家里的麦子,已经先一步收割到场上,剩下的只需要等着扬场就行了。

李龙这边一切顺利,孟海那边却遇到了麻烦。

李龙从刘高楼这里接来的卡车他开走了一台,铲车也开走了。

带着工程队的工人入场,刚开始清理地基的时候,就有人开始阻挠施工。

如果只是一般的混混二流子,孟海直接就能把人打走。他这个村民兵连长可不是白混的,在基层有些事情还真就得用拳头来解决。

但过来阻挠施工的是几名哈族人,这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都是在清水河,但孟海的村子距离施工地点隔着两个村,他不太熟,所以就先停工。

停工肯定会影响工期,但这事情得先找到原因之后才好解决。

孟海停工的时候,李龙开着嘎斯车过来看情况,知道了这件事情。

其实挺好解决的,不过李龙没。以后工程队的事情是要交给孟海去解决的,李龙多参与并不是好事。对于李龙来,他觉得这是事情,正好看看孟海处理能力。

“这几个人就是附近村子的,这片准备盖棚圈的地的确曾经是他们的牧场。”孟海把调查得来的消息给李龙了一下,“不过乡里已经给他们补偿了。

据我调查的结果,这几个人拿了钱之后就去喝酒,还和别人赛马赌马,最后钱都输光了,经人怂恿后就跑过来捣乱了。”

“乡里不管吗?”李龙问道。

“管啊,当时我就给乡里了,乡里派人过来调节,把他们劝回去了,不过他们应该是拿了别人的钱,或者听信了别人的主意,后面又跑过来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李龙知道乡里也不可能天天看着这工地,最终还是要孟海他们来解决。

“我想好了,既然他们使盘外招,那我也一样能用。”孟海冷笑着道,“我不动工程队的人,出啥事肯定找不到我头上,我就是一个干活的……”

“他们?”李龙有些意外,看来孟海打听的消息比较详细啊。

“是的,原来咱们清水河乡有几个工程队,有外来老板组织的,也有本地人当成了包工头。这个盖棚圈的活原本是县牲畜局下到乡里,一般由乡里举荐工程队,甚至直接由乡里组织实施。

但这一回是畜牧局直接把棚圈给包出去了,乡里这方面就没事了。但原本指望借着这个工程发一笔的几个包工头就有意见了,他们拿不到工程,却也不想让我们好好赚钱,所以使了坏。”

“你怎么办?”

“这个好办。盖棚圈是改善牧民生活的,阻挠工程,就是不想让那些牧民早点搬新家。虽然有些牧民无所谓,但大多数还是想住进新房子、让牛羊进新棚圈的……”孟海笑笑,“就算我答应停工不干,这些人也不答应啊!

李龙同志,你等着看吧,这两天工地上就有好戏了。”

停了两天,孟海就被李龙叫到工地上去了。

没直接去工地里面,就把车停在路边上看着。

工地边上有工人在那里,没干活,铲车前面有五六匹马挡着不让动。几个民族人正坐在马跟前喝酒,挡着铲车的路。

“看啥?”李龙有些不解,“看人家怎么不让你们干活的?”

“那肯定不是了。”孟海笑笑,“看好戏啊,别急,马上就好了。”

果然,没等几分钟,一帮子有二三十个人骑着马就冲了过来,过来之后这些人翻身下马,马也不管了,拿着马鞭子就朝着那几个喝酒的人冲了过去。

那几个人喝了酒,虽然感觉不对劲,但反应有点慢,只有两个起身,剩下的三四个还在那里坐着呢。

然后就被一顿马鞭子抽到了身上!

那些人用民族话一边骂一边打,李龙听个大概,然后就笑了。

他对孟海道:

“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好主意啊。”

孟海找的是那些即将分到棚圈的牧民。这些人大多数已经做好准备要等棚圈盖好后就把牛羊赶进去了,现在突然有人阻挠着不让盖棚圈,那他们能愿意?

这些人可不管那么多,知道有人故意不让施工,因为是民族人,施工队也没办法,这些牧民就“主动”前来解决问题了。

二十多个人打五六个人,就算是手下留情,等乡里知道消息赶过来调节的时候,那五六个也已经变得鼻青脸肿了。

好在只是皮肉伤,那二十多个人也没走,一个个也是理直气壮。

如果是汉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处理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但现在是民族人和民族人之间的矛盾,而且把话的很清楚,就是自己这边要急着把牛羊赶进棚圈,这是乡里宣传的。

这些人使坏组织施工,就是坏人,坏人就该打!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乡里来的人也没办法,只能报告领导。主管民族宗教事务的副乡长也只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调节一下就让人离开了。

还能怎么办?一边主动打人,占着理,一边被打了,却是无理取闹,那就只能压掉了。

李龙和孟海两个从头看到尾,感觉过瘾得很啊。

“老孟,不错不错!这事解决的不错!”李龙感叹着,“以后事情都这么搞,那咱们这工程队,很快就能入行了。”

“还没完呢。”孟海摇了摇头,“我这还只是第一步,把目前的困难解决掉了。那些怂恿这几个民族人过来闹事的,我可没打算就这么不管了。他既然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

李龙还真就惊讶了,老孟有魄力啊!

PS:两章一万字继续送到。看在我忍着坐骨神经疼还坐着份上,来张月票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