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孟海又有新活,陶大强再来合作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孟海又有新活,陶大强再来合作(1/2)

目录

注册公司这事,在法制健全的时候,真就不好搞,毕竟像孟海带人这样的连草台班子都算不上的工程队,乌合之众差不多。

不太可能注册成功。

但在这个时候,不百废待兴吧,至少许多手续没后世那么严,找一找关系还是能办起来的。

越往后自然越严,所以才会有许多挂靠出现。

李龙得了李向前的指点,让孟海按程序去办。

孟海这里最主要缺乏的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有注册资金。注册资金这方面李龙来想办法,而工程技术人员,就需要他来找了。

他一开始还想着看能不能从国营单位里找一些,不过接触了两个之后就放弃了,因为这些人太傲,谁愿意舍弃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去和一个还没成立的草台班子合作?

孟海这边只能在零工里淘,另外就是去联系中专里刚毕业的学生。

哪怕兼职也行。

他这边还没把人员凑齐,那边李龙又给他联系了一个活。

活是李向前帮着联系的。上一次李龙找李向前打问办公司手续的问题,李向前给了之后,后面就把李龙叫到了供销社问了情况。

李龙明了自己要和孟海合伙搞个工程公司,揽一些活给工程队来干。

李向前没想到李龙还有这个想法。这时候私人搞工程队基本上也都是草台班子,从国营公司手指头缝里接一些漏出来的活来干。

当然,这些工程队都没什么资质,合则聚不合则散。东南沿海那边的许多工程队都是内地老乡聚在一起搞的。北疆这边的多数也是口里来的人组织起来搞的,最开始都是没资质,慢慢干着干着人多了,要么挂靠公司,要么自己成立公司。

李龙的事情李向前就惦记着呢,有一次县里开会闲聊的时候听畜牧局领导从上面要来一个项目,给一些贫困牧民建棚圈,定居放牧。

李向前就问位置在哪里,那个领导在清水河子,李向前就起来李龙搞的这个工程队主要的人就是清水河的,还搞过农渠和路。

棚圈本身不是什么太有技术含量的活,本身又是清水河的,这时候搞这些东西也不需要招标什么的,领导直接就能定。

而且工程也不大,所以那领导半开玩笑的直接就给李向前给了五十户棚圈的活。

一个棚圈的工程款是一千块,五十个就是五万。

反正按那个畜牧局领导的意思,盖一个棚圈七八百块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利润。

李向前就给李龙了。

李龙自然高兴啊,立刻就去清水河找孟海。

孟海不在,这几天他都在找人。李龙给了他机会,他自己也不想憋在这里呆着继续当农民,所以天天开着嘎斯车在零工市场找人,同时也不停托人找技术人员。

现在技术人员也缺,那些有铁饭碗的他找不到,就开始联系那些退休的。

退休之后不给高工资,只要差不多给点钱,基本上都能挂个名,毕竟退休工资想要在这个物价还在涨的时间段想过得很好也不是很容易,有额外的钱拿,为什么不赚呢?

还别,真让孟海联系到三个退休的技术工人。

他是信心大增,于是就继续跑。李龙到他家里没找到人,就只能回到县里,然后在零工市场碰到了孟海。

“你又来活了?”孟海有些意外。

这水渠的活干完还不到十天啊。

“就你们清水河,给牧民盖五十间棚圈,一间一千块钱的预算,能不能干?”

“当然能干了……有标准没有?”

“那肯定有了。”李龙笑了,“能盖的话,明天跟我去畜牧局签合同,看标准,然后先支取一部分资金开盖。”

“好好好,太好了。”孟海很兴奋,“我今天还在联系一个技术人员,他很犹豫,那我就先不等了,先回去把这事通知一下……真太好了!”

李龙也挺开心的。

第二天孟海穿的挺整齐,跟着李龙去了畜牧局。畜牧局的局长已经知道这个工程队是李龙当老板,李龙好歹也是县里的名人,所以局长也挺客气,和李龙闲聊几句后,就叫人带着孟海去办手续签合同,他则和李龙着其他事情。

畜牧局想要买车。

要买新车的话,桑塔纳他们买不起,没那么高的经费。李向前搞了二手的伏尔加,县里不少中层领导都挺羡慕的。

不过他们也知道和李龙关系没李向前那么好,搞不到那么便宜的车,但从单位公账上买二手车,几万块钱挤一挤还是能拿出来的。

这时候各县局办公还真就没汽车,能搞一台,那也是面子。

“行啊。”李龙笑着,“我那里现在有嘎斯六九、拉达和伏尔加,努局长,我建议你们还是买伏尔加,虽然贵一点儿,但牌子在那里摆着,坐出去能显身份。”

畜牧局长叫努尔兰,他自然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车子他还要问价钱。畜牧局也不是什么有钱单位,所以太贵了,他也买不起。

“那你的伏尔加是多少钱的?”

“我那里的几台伏尔加虽然是二手的,但车况不错,进口过来的时候都是检修过的,年限也不久,实话伏尔加比桑塔纳好看多了……”

李龙铺垫了不少,努尔兰局长听着就有点胆战心惊的,这车好,价格肯定不低吧。

“但是呢,努局长这么给面子,给我们工程队搞了这么个工程,再怎么咱们也算自己人,这车呢,我给外地客商卖都是按十万往上的,但咱们自己人嘛,就不往那么高的喊了,这车六万块钱,怎么样?”

一听这个数字,努局长嘴角都有点压不住了,不过他还是挺谨慎的,道:

“那我得试一下车吧——实话,这个价格,非常公道了。”

李龙心岂止是公道,这样的价格北疆根本没地方去找。

孟海在办手续,看标准,拿资料,李龙则开车带着努尔兰局长去到收购站看车子。

努尔兰不会开车,但不代表他不会看车。停在车棚里那几台车子看着都挺新,不和新的一模一样吧,至少在努尔兰局长眼里,比桑塔纳好看多了,看着就豪华、大气。

对了,县里已经有人买桑塔纳了,私人的。

买车的也是个先富起来的,对外宣称看不上那些二手车,要买就买欧美的,老毛子的车不时髦。

实话八八年的桑塔纳,样子也就那样吧。

反正李龙看不上。

努尔兰局长是坐过李向前的伏尔加的,所以才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李龙把车门打开,让努局长坐进去感受一下。

“嗯,看着真就挺像新车的。”努尔兰仔细的观察着车里面的状况。

李龙笑了。每台车拉回来之前在哈加盟那边是检修过的,回来之后又会让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里外都好好的收拾一通。

实话,也就是现在车子太少,不然的话让两个人搞个汽车美容啥的,都能应付得来。

把车子整个检查完,努尔兰局长一脸笑意,他很满意。

虽然不会开车,但至少从表面上看,这车子没问题。原车主很爱惜,车子没什么损伤,里面看着也几乎跟新的一样。

六万块钱,非常值——开出去比桑塔纳有面子。

然后这笔生意就确定了下来。

办手续还有个过程,努尔兰也需要找个司机,毕竟目前畜牧局还没司机这个编制,他得去看看机关有谁会开车。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孟海拿到合同和标准后,立刻回去组织人手开工干活。因为干活的地方就在清水河乡——哦,先前忘记了,清水河乡全名为清水河哈萨克乡,所以这里生活着不少哈萨克牧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