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业狂魔 > 第639章 万国博览会邀请函

第639章 万国博览会邀请函(1/2)

目录

第639章 万国博览会邀请函

北美西海岸,旧金山。

杜邦总部。

杜邦家族现任掌门,已经76岁的c.e杜邦,身穿三系订制西装,拄着史密斯同款龙头拐杖,在一名家庭兽医的搀扶下,颤巍巍来到会议室门口。

资本博弈充满了残酷和血腥。

上个世纪60年代,杜邦家族因与摩根家族共同持有通用汽车,遭到摩根财团针锋相对,后来杜邦家族核心成员死伤大半,杜邦持有的通用汽车股权被老史密斯接管。

上个世纪80年代,受摩根财团长期打压影响,杜邦公司陷入资金困境,被迫采用合伙人模式,杜邦家族成员也因此离开管理层。

上个世纪90年代,杜邦公司在合伙人经理团的操纵下,彻底脱离杜邦家族。

至此,杜邦家族仅在名义上享有杜邦公司股权,既无法参与管理,也拿不到丝毫利润。

并且唯一的合法继承人,不知所终。

99年~06年期间,由合伙人经理团掌控的杜邦公司,跟随史密斯财团与三系进行竞争,先后在农业、食品、建筑、通讯、交通、能源、生物等领域被三系重创,导致业务缩水、市值暴跌、股权更替、企业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

05年冬季,意呆利民社党在社区送温暖过程中,遇到一个近乎冻死在垃圾站的拾荒老人。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意呆利民社党的义工将拾荒老人送进s.y商城旁边的三元药店进行无偿救治。

后来为了帮其寻找家人,三元药店采集血液,通过基因对比发现该老人竟然是杜邦家族掌门-c.e杜邦。

亦是同时。

瑞士银行保险库因意外失火,消防人员在抢救托管物品过程中,意外打开了一个保险箱,又意外发现了杜邦家族持有杜邦公司68%股权的相关文件和凭证。

06年1月,掌控瑞士银行的欧洲金融霸主-扎西沃伯格,亲自委托十多个国际公正机构,对数千份文件和凭证进行验证,最终发现全部为真。

06年3月,杜邦家族唯一后代,杜邦十七世,杜邦公司实名大股东-c.e杜邦,乘坐三系轻舟商务机,回归北美。

半个月后,杜邦公司总部从北美东北角的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迁徙到北美西海岸-加州旧金山。

06年下旬,c.e杜邦行使大股东权利,担任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这个时期的杜邦公司,正处于破产边缘。

c.e杜邦为了扭转局势,力排众议,抵押所有资产,办理农村信用社贷款,然后参加三系竞拍,一口价拿下三元建材子公司。

迈入07年,杜邦公司凭借新增业务,起死回生,重新崛起,一举跻身世界20强。

c.e杜邦之名,随之响彻全球商界,并被联邦资本内部,暗中称为‘复仇者’、‘现代版基督山伯爵’。

因为谁都知道,石油大王死后,石油派系四分五裂,老摩根死后,摩根财团采取保守战略,现在已经没谁可以充当联邦资本的定海神针,也没谁可以整合四分五裂的联邦资本。

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中,c.e杜邦肯定会报复当年针对杜邦家族的群体。

所以,对于杜邦家族的回归,联邦资本内部既有支持声,也有反对声。

支持群体包括‘推崇杜邦这种美式买办的北美财团’、处境更加艰难的北美实体资本、严重依赖三系进口口的外贸资本。

他们喊出的口号,非常务实和简单。

“我们需要引进更多三系技术。”

“我们不能舍弃东方市场。”

“制裁三系,我们将无货可卖,也无钱可赚。”

“反对制裁三系!”

“即将生效的法案,必须作废!”

反对群体主要包括害怕杜邦报复的资本财团,以及不得不背水一战的西方科技联盟。

“现在的杜邦公司,绝大多数商品由三系企业供应,少部分商品源自北美本土企业代工,它连组装厂都算不上。”

“杜邦公司的这种经营模式,不仅无法推动我们北美的科技进步,还会通过价格战、倾销战,打压我们本土企业,令本土企业在恶意竞争中,为了利润,不得不放弃自主研发能力,改为从外界引进技术。长久下去,我们很快就会被三系科技取缔,这不利于我们自身存续。”

“并且我们不仅要取消杜邦这类公司,还要驱逐三系!”

“只有驱逐三系,我们才可以在欧美市场卖出更多消费品。”

也所以,杜邦令雷神董事长坐土飞机,犹如火上浇油,顿时刺激到本就排斥杜邦的科技联盟。

而杜邦干掉北欧的三个富豪,也就是沃尔顿家族的三个嫡系,反对声在国际犹资新闻媒体的暗中推动下,更是盖过了‘老布冒死跳伞’引发的负面舆论,成为北美最热门话题。

c.e杜邦的脑海里,闪过各方资本的动态,在家庭兽医的搀扶下,跟随行政秘书走进会议室。

推开门的一刹那,贝莱德ceo、先锋领航ceo、道富投资ceo、黑石集团ceo等等,齐刷刷看过来。

c.e杜邦微微一笑,瞬间猜出这些资本巨头的心中所想。

‘是真的,真的是c.e杜邦!’

‘我的上帝,他竟然还活着!’

“克劳尔、老约翰、桑尼别来无恙。”

c.e杜邦的目光扫过众人脸颊,一一唤出25年前的称呼。

迈入新世纪,昔日掌控北美联邦的十大财团,洛克菲勒、摩根家族、第一旗、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德克萨斯财团,经过持续数十年的资本博弈,几乎全都成为过去式。

输掉的一方,比如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名存实亡。

赢得的一方,比如洛克菲勒、摩根家族、德克萨斯,则构成联邦资本,并根据自身状况,分别入股贝莱德、先锋领航、道富投资、黑石集团、黑石基金等综合公司,然后随同军工复合体麾下的北美大兵,投资全球,继续做大做强。

在这个过程中,家族资本,比如摩根、石油大王、老布、史密斯,既可以通过股权交换,令贝莱德、先锋领航等等,互相持股。

也可以通过股权置换,随时调整持股比例。

就像03年之前,老史密斯为了发展硅谷,成为主导科技联盟的先锋领航大股东。老布为了德克萨斯发展,成为主导实体产业的贝莱德大股东。

03年之后,老史密斯被余三元通过‘实体影响金融’耍的团团转,增加持有的贝莱德股权,成为贝莱德大股东。

老布为了打造奥斯汀-硅丘,增加持有的先锋领航股权,成为先锋领航大股东。

虽然在这些国际投资企业中,谁是大股东,只要反对者不多,谁就可以主导企业战略。

但为了避免大股东胡乱操作,联邦资本又设置了素养极高的职业经理人。

这些经理人,如果与大股东关系要好,或许会按照大股东意愿调整战略,比如惠普总裁与老史密斯关系密切,可以顶着北美政府制裁三系带来的压力,强行引进三系上网卡。

如果与大股东关系不怎么好,比如可口百事的负责人非常讨厌老史密斯,即便老史密斯成为可口百事背后投资者-贝莱德的大股东,可口百事依旧不鸟老史密斯。

而职业经理需要履历,需要成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