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33章 真龙亦护子

第1033章 真龙亦护子(2/2)

目录

朱元璋看向身材挺拔的徐辉祖,轻叹一声,缓缓道:

“允恭,你的忠心,朕知道,但杀人不是唯一的办法。

你要学学你爹,沉住气,

大明需要能打仗的将军,更需要能稳住局面的勋贵。”

徐辉祖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躬身道:

“臣遵旨。”

朱元璋又看向陆云逸:

“你说的分化之策,可行,朕会考虑,

但,宝钞之事到此为止,不要过分紧逼,徐徐图之。

等最后一拨甘薯收拢完成,

你与农政院的人见一面,就可以回大宁了。”

陆云逸猛地抬头,眼中充斥着不可思议,还有一些狐疑,

虽然这段日子他已经察觉到了,

陛下因为太子中毒一事变得保守,

但没想到居然真的就这么戛然而止!

这与他认识的陛下,似乎有些不一样。

“陛下!”

陆云逸还想说什么,朱元璋摆了摆手:

“朕累了,你们下去吧。”

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双方眼中的无奈与狐疑,躬身一拜:

“臣遵旨!”

朱元璋摆了摆手,疲惫地靠在座椅上:

“下去吧,朕想静静。”

二人躬身行礼,缓缓退出殿外。

刚踏出武英殿,冷风扑面而来,徐辉祖忍不住看向陆云逸:

“若你与我一同锐意进取,陛下可能不会这么消沉。”

陆云逸眼中闪过几分莫名,扫过皇宫中的淡淡萧瑟,轻叹一声:

“魏国公,您为何态度转变得如此迅速让下官措不及防啊。”

“你不是也一样如今京中都说你勇猛精进,要大刀阔斧地革新,弄来弄去还是缓行。”

“魏国公,京中人说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下官都差点信了。”

徐辉祖听到此言,嘴角微微扯动,无奈一笑:

“现在好了,激进保守都不得用,也不知陛下为何如此。”

陆云逸声音轻缓:

“太子是陛下的长子,太子若身体不行,陛下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头。”

“你是说太子殿下的病不乐观”

陆云逸摇了摇头:

“下官可没说,但下官这些日子见了不少老年丧子之人,

他们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人生一下子就没有了盼头。”

“大胆!”徐辉祖低喝,

陆云逸继续道:

“太子殿下迟迟不得好转,陛下现在就是如此,

甚至就连大将军都意志消沉,现在整日在太子府陪伴允熥殿下。”

徐辉祖似是想到了什么,给了陆云逸一个眼神,

而后慢慢踱步向前走,陆云逸跟了上去.

离开武英殿广场,二人来到了一处空无一人的恭道,

徐辉祖一边走,一边说:

“若太子真的有恙,你觉得允熥殿下与允炆殿下,如何”

陆云逸又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看来京中传闻魏国公谨小慎微的流言蜚语并不能信,

这位不仅激进,而且大胆。

陆云逸没有隐瞒,直言道:

“下官是军伍之人。”

徐辉祖面露了然,点了点头:

“明白了,但允熥殿下不是长子,此事不是你我说了算,是礼部说了算。”

陆云逸淡淡道:

“李原名想要告老回家,陛下一直没有同意,

或许可以借他的手来确定允熥殿下的嫡子之位。”

徐辉祖摇了摇头:

“办不成,李原名之所以是天下文官魁首,是因为他始终站在文官那一边,

若是他离经叛道,不认允炆殿下为嫡子,

他就不是能不能告老还乡的问题了,一世英名都会毁于一旦。”

“那怎么办礼部掌控喉舌,那些大学士又掌握经教礼仪与正统,

他们只要承认太子妃,那允炆殿下就是嫡长子。”

陆云逸发问,眼神有些发冷,声音也变得低沉。

“不知道,此事还得由太子来定。”

“太子.”

陆云逸眼神空洞,长叹一口气:

“魏国公,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别讲。”

陆云逸却当作没听到,继续说:

“若事情真有意外,都督府可要齐心协力地推允熥殿下上去,

否则你我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徐辉祖瞳孔微缩,知道他说的意外是什么,心绪一阵翻滚,

有一些莫名的大恐惧在心中徘徊

他知道那件事发生后会掀起怎么样的动荡。

“是不是考虑得太远了”

陆云逸静静站定,脸色凝重:

“陛下现在是父亲,不是皇帝,已经心生退意,足以说明事情严重,

太子殿下真正的状况如何,魏国公您不知道,下官也不知道,

相信就算是大将军也一知半解,

只有陛下知道全须全尾。”

“这”

徐辉祖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觉得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陆云逸继续道:

“太子卧病在床,逆党损失惨重,现在是两败俱伤。

有时候下官看着京中的诸多账目,

会忍不住想.

这个时候停下,是不是损失最小的时候。”

“什么意思京中的账目有什么问题”

陆云逸转过身,平视着徐辉祖,眼中满是忌惮:

“魏国公,您不知道民间有多富贵,账目触目惊心,

朝廷与之一比,萤火与皓月争辉。”

“这怎么可能朝廷每年税收千万,海贸等商税也能有几千万。”

“可朝廷在不停地钱,若是朝廷不钱了,

那民间的钱财自然无法比拟,

但朝廷要修路、要铺桥、要治水、要打仗,

这么一番折腾,朝廷没有多少钱,民间的钱却多到无法想象。

魏国公,最近应天商行的销售额又多了一倍,

一日能卖将近四万钞,其中七成是被大户、富户、权贵所买,

数额巨大,逼得商行许多货从村里就开始往一些庄子运,

下官派人去探查了几家,句容县陈氏的地窟里,

堆积的银子少说有二十多万两,最陈旧的.上面还有北宋时的印记,

而陈氏在大明朝,也不过出了一个举人,名不见经传,

但就是这样一个士族,

却如水下猛虎,潜龙在渊。

下官无法想象那些出过名臣的士族底蕴有多么深厚。”

陆云逸长叹一声,继续道:

“若真是要迁都,朝廷还要与这些人捉对厮杀,想想都有些累。”

徐辉祖面露震惊,中山王府是新贵,

他的确不能理解这些底蕴深厚的士族有多少家底,

但想来不会少,但经陆云逸这么一说,他也有些忌惮了,

“居然.这么有钱”

“魏国公,大明朝藏龙卧虎啊。”

陆云逸十分感慨,也有些疲倦,淡淡地道:“魏国公,下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北平与应天要修路,

但水泥工坊的工匠太少,不足以支持绵延五千里的官道,

所以左军都督府向北平行都司借调了一些工匠入关,来修建水泥工坊,

下官希望魏国公能相助一把,促成此事。”

徐辉祖没有多想,点了点头:

“你什么时候走我来安排。”

陆云逸眼神空洞,淡淡道:

“甘薯最后一茬三日后收,是改良的新品种,抗寒耐旱,不知收成如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