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26章 奋勇的激进派

第1026章 奋勇的激进派(2/2)

目录

傅友文原本还在幸灾乐祸,一听这话,顿时嘴唇紧抿、面容僵硬。

他连忙上前,躬身一拜:

“启禀陛下,臣已与孔大人商议好对策。

宝钞司明日会增设五个兑钞点,兑换份额也会增加一倍。”

“傅大人,增加一倍根本不够!至少要增加五倍!”

陆云逸立刻反驳,

不给其他人插话的机会。

这下,连朱元璋都诧异地看向他,今日怎么四处树敌

傅友文也摸不着头脑,沉声道:

“启禀陛下,户部宝钞司每年刊印宝钞有定额,今年已消耗近七成。

若再追加刊印,宝钞只会更加不值钱。”

“启禀陛下,傅大人所言不足为虑!

只要朝廷不动用兑换宝钞回收的存银,

宝钞即便印得再多,也有相应购买力,

甚至会因市面上银子减少、货物增多而升值!”

“陆大人,这只是你一家之言。

市面上银子减少,宝钞会如何波动,谁也无法预料。”

傅友文再次反驳。

陆云逸声音铿锵,沉声道:

“市易司近十日的流水,便是铁证!

应天商行每日收取宝钞近两万贯,粮食、布匹、茶叶三样货品,每日补三次货都不够。

百姓不是怕宝钞不值钱,是怕兑不到宝钞、买不到东西!”

他看向朱元璋,浑身透着锋锐:

“陛下,宝钞是否值钱,不取决于货物贵贱,而取决于朝廷信用。

印多印少,从来不是关键!

如今朝廷每月发放官员俸禄、军卒饷银用宝钞,

市易司收取商税、采购物资用宝钞,

百姓购物、商户进货也用宝钞,银子则被户部收归国库。

市面上流通的宝钞越多,大家越习惯用宝钞,

用的人越多,宝钞便越值钱,反而不会想着用银子。

这就像当初江南的铜钱,早年也有人怕不够用,

可流通开后,不也稳定了几十年”

“至于定额.”

他话锋一转,直指要害:

“去年宝钞司定额用不完,是因为没人愿用,

今年定额不够,是因为人人想用!

这不是宝钞印多了,

是定额跟不上百姓需求!

臣说的增加五倍,不是滥发,是填补眼下缺口。

百姓天不亮就排队,排到了却没钞可兑,天大的好事落不到自己头上,也只是空谈。

若再这么下去,民间早晚积怨难平。

更何况,即便增加十倍额度,也会有十倍的银子流入国库,何来贬值一说”

最后,他躬身对朱元璋行了一礼,语气恳切:

“陛下,如今百姓信任宝钞,这是难得的机会!

若因定额不足让他们失望,

下次再想推行宝钞,就难如登天了!

朝中逆党,巴不得宝钞停滞不前、各地继续使用银钱,

这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朝廷万万不能停滞不前啊!

还请陛下明察!”

一刻钟过去,两刻钟过去

武英殿内的争吵乱作一团,最终只能不欢而散。

殿内众人各怀心思地离开,徐辉祖走在最前,步伐急促,

陆云逸跟在身后,脚步同样匆匆。

李原名落在最后,刚踏出殿门,就被守在台阶下的一众学士围了个严实。

为首的是翰林院侍读吴谦,须发白,上前一步就问:

“李大人,陛下怎么说

明道书院真要封那些佛经的事,是不是有人故意栽赃”

周围的学士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的声音搅得李原名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本就因殿上被陆云逸追问得下不来台,

此刻被这么围着,火气顿时上来,甩了甩袖子,声音发沉:

“陛下只说查办案件,没说要封院!

至于佛经,是锦衣卫亲自搜出来的,有礼部印戳为证,可不是谁栽赃的!”

吴谦愣了愣,还想再问,李原名却已拨开人群往外走:

“要问就去问都察院!”

其他学士面面相觑,不少人将目光投向陆云逸,眼中满是愤怒。

陆云逸没理会那些探来的目光,刚走下台阶,徐辉祖就放慢脚步,凑到他身侧,压低声音问:

“今日这是怎么了行事如此激进”

陆云逸眼底透着几分疲惫,没了方才的锋锐。

他看向徐辉祖,说道:

“魏国公,下官得到消息,有人想借着富户迁移之事,生些事端。

是谁要动手,下官暂时还不清楚,只能在京中给他们添些麻烦,把他们的注意力都拉回京城,

这样一来,富户迁移之事也能顺利些。”

徐辉祖一愣,瞳孔骤然收缩,浑身杀气四溢:

“有人要作乱你从哪得到的消息准确吗”

陆云逸点了点头:

“八九不离十,如今局面僵持,双方都难以推进,

下官思来想去,只能在富户迁移之事上做文章。

另外,富户进驻城北大营的那一夜,有人出城报信,

下官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徐辉祖眉头拧成一团,

终于明白陆云逸今日激进的原因。

他想到了负责护送富户的弟弟徐增寿,

若是自己早知道此事,恐怕会比陆云逸更激进!

徐辉祖停下脚步,双手叉腰,在御道上来回踱步。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由中军都督府发文,调一部精锐去护送!”

“魏国公,切莫打草惊蛇!”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没有事前防贼的道理,下官想引蛇出洞,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胆子。”

徐辉祖眼睛猛地瞪大,急声道:

“你疯了吗现在已有两千军卒护送,

若真要生事,对方人数只会更多!此事若传出去,朝廷的脸面往哪放

而且,这次是子恭带队啊!

你怎么能让他冒险子恭知道吗”

“知道。”

徐辉祖满脸愕然,一股复杂情绪在心底翻涌,

那个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跟屁虫弟弟,如今竟有了自己的主见!

他长舒一口气,沉声道:

“为什么事前不跟本公说一声

也好做更周密的安排。”

“魏国公,知道的人越多,事情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徐辉祖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继续追究,转而问道:

“你做了什么安排”

“下官给了子恭二百把燧发枪。”

平地惊雷!

徐辉祖瞳孔骤然收缩,震惊地看着陆云逸,满脸不可思议:

“你从哪弄来这么多燧发枪

工坊不是只有几十把吗这事本公怎么不知道”

陆云逸忽然笑了,淡淡道:

“要的就是所有人都不知道,

如今京中账面上的火铳、燧发枪、大炮,都登记在册,一把没少。

若这时候逆党调集军队、山匪、流寇来捣乱,

下官相信,以子恭的本事,一定能从容应对”

徐辉祖瞳孔剧烈颤动,呼吸猛地一滞。

看着眼前这个手握巨额钱财的年轻将领,他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甚至,这明晃晃的京城,他也有些陌生

到底,还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