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还俗93(2/2)
厨房的人上完餸,加入吃喝。王志峰过来我身边说:“乖乖,用不用叫人去助兴?”我说:“不用,看来古惠玲,不输给陈惠兴。”王志峰说:“乖乖说得对,古老板也不差,看来做饮食的老板,都能够八面玲珑。”我说:“今晚绝对够多餸,可能浪费不少,你就在这里坐。”王志峰在我旁边坐,加入吃喝。
过了一会,王志峰说:“乖乖,如果是按我说的份量,我刚才看过各围台,应该不会浪费。乖乖,我怀疑我们离开后,主人家,会大骂负责买食材的人。”我说:“负责买食材的人,肯定是主人家,在村里的至亲,应该不会骂。”昆仑山真人说:“乖乖,是不是这里习俗是这样?”我说:“昆真,等会小云过来,问小云应该清楚。”逍遥人说:“乖乖,现在的天气,家里的冰箱可能装不下。”我说:“逍遥人,现在各家各户都有冰箱,可以装得下。王志峰,是不是突然减少了围数?”王志峰说:“乖乖提醒我,本来二百一十二围的,现在是二百零二围,减少了十围。就算是二百一十二围,餸也太多了。”
小云父母过来,小云母亲过去女高人那围,小云父亲过来我们这一围。王志峰说:“大叔,这里的习俗,是不是要特别多餸?”小云父亲说:“王老板,前年一个侨民,回来摆寿宴,也是请人承包,这个侨民,跟承包人说了多少围。这个承包人是全包,谁知道,上菜的时候,碟子够大,但碟子上的餸却不多,不够餸。这个侨民恼火,大骂承包人。从此,请人承包酒席做,都不让承包人买食材,只有一次例外,就是罗师傅上次承包酒席做,罗师傅是全包的。”
阴阳祖师说:“老哥,剩下的餸怎样处理?”小云父亲说:“这个高人可以放心,绝对不会浪费,肉类的剩餸,村民会打包回家,只是食剩的斋菜,要用来喂鸡喂猪。”
敬酒队伍来了,听完坤哥讲几句话,古惠玲帮口讲几句话,一围台的人,一起站起来干杯,干完杯,敬酒队伍去另一围。王志峰对古惠玲说:“要加快速度。”古惠玲笑。
小云父亲说:“罗师傅,阿云说,你们还要去附近的地方,记住走的时候再来,带天养的鸡回去。”我说:“大叔叫小云拿去卖。”小云父亲说:“罗师傅,在这附近卖不值钱,要拉到城里卖才值钱。”
王志峰说:“大叔跟主人家是宗亲?”小云父亲小声说:“王老板,我跟主人家,不是宗亲。只是阿云现在是村长,主人家要小云帮手安排。话说回来,虽然不是宗亲,我跟他村里的宗亲关系不错。”王志峰说:“也是,侨民回来办事,肯定是先找村干部。”
隐士说:“老哥,这些宾客之间认不认识?”小云父亲说:“高人,同一围台的人,正常都认识,不认识的人,正常不会同一围台坐。现在在场吃喝的人,虽然说,他们都是村里人,除了村民相互间认识,侨民之间,年青人基本上不认识其他人。上了年纪的人,相互之间基本上认识同龄人,但不认识年青人。年老一代的人走后,年青一代,可能以后不回来,他们的家乡观念已经淡化。”逍遥人说:“如果是经常一起回来,相互之间应该会认识,家乡观念会传承下去。”小云父亲说:高人说得对,希望是高人说的这样。”
王志峰说:“高人,在外国过得好的,基本上会回来,那些过得不好的,以后也不回来。我估计,回来的侨民,他们应该都是老板。如果是打工的,可能买飞机票也成问题。”小云父亲说:“王老板说得对,我的侄儿,在外国过得好的,连机械也帮手买回来。过得不好的侄儿,已经基本不回来,可能以后也不回来。”我说:“大叔,过得好的侄儿,不帮助过得不好的侄儿?”大叔说:“罗师傅,有时长贫难顾,贫困的又不争气,只有无奈。”丑翁说:“乖乖,我想起来了,当年欺负我姐姐的人,实际只有一个,这个人家里有钱。其他的人,他们家里都是穷光蛋,只是听他号令,一起欺负我姐姐。”一围台的人,都望着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