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约法三章(1/2)
当收益远远大于风险的时候,不仅赌徒会选择铤而走险,政客更会倾其所有,加大赌注。
在这点上,政客与赌徒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都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深信自己一定能赢!
而此时此刻的杨剑与李博文,就是奉天省内最大的赌徒!
不过,李博文并没有押上全部,他与杨剑约法三章,“我可以暂且陪你瞒下去,但是——”
“首先,在天亮之前,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按时弄到一本账本就来交差!”
“其次,如果省委及中央过问起账本里的内容,我会我不清楚,要由你来向省委及中央解释。”
“最后,如果在天亮之前,你还没有查清真账本到底藏在哪里,我会第一时间向省委揭发你的谎言!”
话音刚,杨剑郑重表态:“可以!”
见杨剑自信满满地神情,李博文忍不住地开口提醒:“你能轻易骗过省委,但绝对不可能骗过上级。”
“还有,你要清楚你的所作所为,不仅会对你自己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更会对咱们省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杨剑,我最后问你一遍,你还要坚持自己的计划吗?”李博文审视杨剑的双眼。
杨剑慎重点头:“我坚持!”
“好!那就按照你的计划执行,我只负责帮你暂时稳住会议室里的常委,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由你来单独完成!”
“博文书记,我能请您去见一次王爱民及他的家属吗?”杨剑岂会让李博文坐享其成?
李博文思虑片刻,点头道:“可以。”
见状,杨剑解释道:“那就麻烦博文书记陪我走一趟吧,路上在向您汇报这么做的用意。”
“好!走吧。”李博文觉得,与其回会议室里周旋其他的省委常委,倒不如陪杨剑走一趟呢。
而杨剑则是想要打着政法委书记李博文的旗号,再一次特事特办!
留给奉天省及杨剑本人的时间不多了,那就去他妈的流程与手续!
去往保卫处的路上,杨剑边走边,“我怀疑,以王爱民的头脑,他不太可能会把账本交给他那软蛋儿子来保管。”
“于是乎,我派人去调查王爱民的历任司机、秘书、及下属,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回复。”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拿王爱民的儿子做文章。”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最好能抢先感化王爱民的家属,让家属主动站出来揭发、检举王爱民的违纪、违规、违法等犯罪事实。”
“博文书记,您是政法委第一书记,如果您能当面给王爱民的家属一颗定心丸,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珍惜机会,戴罪立功。”
“可以,我试试看吧。”李博文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杨剑继续道:“果如家属肯站出来,我们就能将王爱民的犯罪事实定性!这样,省委就不用再犯愁出尔反尔了,纪委、监委也不用取消对王爱民的双规了。”
“嗯,没错,这样确实可以暂时缓解省委的难题,继续。”李博文认真聆听。
“目前唯一的难点就是账本,我们先且不论账本藏在哪儿,以及账本里的内容是否真实。”
“站在省委的角度,绝对不能让账本外露,尤其是外露给境外媒体,令境外势力借机抹黑咱们省,再上升到整个国家的颜面。”
“这话不用你提醒,我都敢打包票,只要账本外露,那帮洋鬼子肯定会下血本来抹黑咱们省,污蔑咱们国家的经商环境!”
“所以博文书记,是不是无论账本在哪儿,我们都一定要拿到?”
“必须拿到!越快越好!”
“那就再麻烦博文书记亲自去做做王爱民的思想工作吧。”
“我去有用吗?”
“我话,王爱民或许不会相信。可您话,王爱民至少能信八成!”
“你让我找他什么?”
“您就,杨剑找我批手续,他要连夜飞往境外开展舆论攻势,省委不仅同意了,省府还会不惜花费重金来澄清。”
“我希望您能让王爱民相信,就算他把账本丢出去,省委、省政府也能及时应对。”
“当然,如果王爱民不信,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也敢保证,假账本一定会抢在真账本之前,出现在港岛的期刊上!”
话音刚,李博文急忙反问杨剑:“你到底要干什么?”
杨剑从容道:“博文书记,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且无论我们是否能够拿到账本,中央都会知道账本的存在。”
“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要弄个假账本来代替的原因之一。”
李博文也知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可他一时接受不了杨剑的惊天之举,尤其是擅自将‘家丑’给传出去。
杨剑继续解释:“王爱民之所以敢如此的有恃无恐,无非就是账本里的内容,可以令某些人投鼠忌器。”
“可王爱民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抢先丢出去的账本,足以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时,那么真账里面的人物,还会出面保他吗?”
“我觉得,他们不仅不会出面保他,反而还有可能会一举解决烦恼,不留后患的念头!”
“博文书记,您想想,当我们丢出去的账本,是他们最想看见的账本,那还会有人关心真账本吗?”
“待那时,他们都会跳出来指认这本才是真账本!而王爱民手里的那本就会彻底沦为假账!”
“杨剑,你的思路没问题,可账本里的内容你拿什么来编排?”李博文追问道。
“我已经麻烦纪委同志联合其他部门协助原国资委副主任蒋丽娜尽快回忆一份账本出来。”
“请博文书记放心,我们不会无中生有,我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结合省国资委最近几年的改组方案,原原本本地将一些违规、违纪、违法改组的陈年案例,分毫不差地揪出来!”
“换言之,账本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可靠的,经得起查的!”
“只不过,咱们省要为那些得罪不起的人物买单了。”
话音刚,李博文开口表态:“钱的事情好,只要中央不问责比什么都强!”
“博文书记,咱们在换位思考一下,虽咱们省自掏腰包替他们买了单,可他们也会念及咱们省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