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修一段,通一段(1/2)
想着想着,余副书记收回思绪,既然硬来是不行了,至少现在不行。
但让他就此放手,眼睁睁看着林捷在自己眼皮底下“胡闹”,积累政治资本,他绝对不甘心。
“虽然那不好明着阻止,那就关注、帮助、引导就好了。”
他回到办公桌前,叫来了秘书吩咐道:
“关于林县引水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地委的态度是:密切关注,加强指导。”
“要让他们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特别是不能影响当前的秋粮生产任务,不能违反财经纪律,你把这个精神传达下去。”
他特意强调了“密切关注”、“严格按照程序”、“不影响生产”、“不违反纪律”这几个关键词。
秘书也不是吃素的,瞬间就心领神会,明枪收回,暗箭准备。
所谓的“关注”就是监视,“指导”就是挑刺,“程序”和“纪律”就是最好的绳索,只要林捷和林昊在任何一个环节出一点纰漏,他就能立刻抓住,到时候就算是方书记,也不好再说什么。
等秘书离开后,余副书记坐回椅子,嘴角勾起一丝冷意。
他倒要看看,林捷和那个林昊,能在这条他自己划下的“规矩”跑道里,跑多远。
反正他有的是耐心,等着他们自己犯错。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秋收补种的数据好看,这才是他真正的“政绩”,至于那条虚无缥缈的渠,走着瞧就是了。
······
傍晚,林捷从省城返回,虽然风尘仆仆,但整个人却神采奕奕。
他第一时间将林昊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脸上的疲惫掩不住兴奋。
“小林,好消息!”林捷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了一口凉白开,抹了把嘴说道:
“方书记明确表态了,原则上支持我们引漳入林!”
林昊闻言,精神一振,随后问道:“太好了!省里能给我们拨多少资金和设备?”
提到这个,林捷兴奋的神色收敛了些,他放下缸子,叹了口气:
“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方面了。省里虽然原则支持,但眼下资金确实非常紧张,大规模拨款暂时指望不上。”
“方书记也明说了,省里意见还没完全统一,恐怕有些同志认为我们工程太大,风险太高,不太愿意支持,所以方书记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力更生。”
看到林昊眉头微蹙,林捷话锋一转,语气又坚定起来:
“但是,方书记给了我们支持,他同意亲自出面,帮我们与山西方面沟通协调。”
“确保我们前期的人员勘察、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像上次寻水那样被阻拦。”
“而且,他允许我们立即开始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培训、精确测量、线路最终确定,相当于我们拿到了尚方宝剑!”
他走到窗前,指着外面暮色中的林县县城:
“也就是说,上面给我们开了绿灯,允许我们修这条渠。”
“但是,粮食、工具、炸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主要还得靠我们自己!”
林昊瞬间明白了当前的处境,这些阻力是他在现实世界所忽略的。
不过这点小事难不倒林昊,反而认为这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省里的支持扫清了最大的政治障碍,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虽然需要担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但只要修好这条渠,带来的好处远胜于这点负担,别的不说,单就良田就能增加五十多万亩,相对比起来,这点资金真不算什么。
“好在~,我们早有准备!”林捷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属于老游击队员的坚韧和狡黠。
“这几年勒紧裤腰带,县里多少攒下了一些家底。”
林昊闻言点了点头,这点他倒是知道,从后世的资料中知道,
这个“家底”中,足足攒了3000万斤储备粮,那是林县趁着前几年的丰收积攒下来的。
这也是林捷跟余副书记矛盾的根源所在,这些粮食可是实打实地存在了库里。
还有另一项“家底”则是挪用来的,之前国家下拨了资金,林县有300万元存在专项户头,后来这些钱被林县偷偷地用在了引漳入林工程。
而这就是林捷为什么,想要三百万资金的原因。
因为三百万资金,虽然不够修建总渠的,但修建这种大型工程,不是单纯的给工资,而是计算工分,而工分用于折抵粮食。
而这三百万资金,也主要是用于炸药原材料,钢铁、煤炭、工具,还有技术人员的工资开销。
这时候林捷舒了口气,随后自信的说道:
“有了我们准备的粮食储备,工具可以继续土法改造,当年那些不合格的钢铁,我们再想办法冶炼一下,用在国防上虽然不堪使用,但用来修建水渠却是绰绰有余。”
“至于炸药,咱们想想办法,总能解决一部分。”
“现在最关键的是人,你一定要规划好的线路,一寸一寸地在太行山上标出来!”
“按照你的规划,每8公里长的水渠,落差也只有一米,但凡哪里出点问题,这水都引不进来!”
“所以一定要重视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把我们培训班里这些好苗子,尽快变成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他的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昊:
“小林,千斤重担,现在可就落在你和技术班的肩膀上了。
只有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做出扎实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堵住所有人的嘴!”
林昊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
障碍正在被清除,道路已经铺开,虽然依旧艰难,但目标从未如此清晰。
“我明白,林书记!”随后林昊又建议道:
“我有一个想法,既能体现我们工程的进度,又能鼓舞人心,也更容易获得上级的支持!”
“哦!什么办法?”林昊笑了笑说道:
“集中力量突击山西境内的20公里渠道,咱们修一段渠,通一段水,以通水促修渠,鼓舞群众。”
“林书记你试想一下,当滚滚浊漳河水流到了林县边上,那浪花拍打着林县的大门,是何等的振奋林县人民。”
“整个引漳入林的工程,就算三五年都修不完,也不影响人民群众修建继续修渠的热情!”
林昊画的饼,立刻让林捷眼前一亮,立刻想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