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不能跟古人掰扯太明白(1/2)
林奕可在心里悄悄算了一笔账,一万斤粗盐,按三十文一斤算,一天就是三百两白银。
周言郎却想要将全村成年人,都列入到盐场工作人员中去,甚至连老头和老婆子都被他计划进去了。
可以说,从十五岁少年,到七十岁老太,他就没想落下一个,粗略算算差不多有七百口人左右。
按一人一个月,一两白银的工钱,盐场不过是一个人,一天开了一斤白盐的工钱。
怪不得说,盐商都富的流油。
林奕可将心中想法跟周言郎说了一下,却迎来了周言郎一记轻蔑的眼神。
“别心口热了,所以我说了,半自动化操作,一定会是在那几个二世祖参观原始煮盐后,才会上线。
以后大家伙儿就四班倒,腌制咸鱼、开荒种地也都不耽误,说不定还能忙点其他的事情。
按照计划的半自动操作,一口铁锅24小时能煮出粗盐120--150斤左右。
海边我准备建两个过滤池,两道过滤出来的海水,煮出的原盐浓度够高。
原盐送到上兑上山泉水,过滤一遍就直接出粗盐,一锅大火一个时辰就能出10-15斤粗盐。
要是王府二公子能给我们弄几个熬盐铁盘过来,一个盐铁盘子一天制盐量是铁锅12.5倍到16.7倍,我们还能节省更多人力出来。
不过,我算过仂,72口土灶铁锅煮盐水,一天最多产盐也就一万五千斤左右吧,最少也会有一万三千斤。
这还是,经过咱们过滤池,过滤两遍海水煮出来的原盐。
盐浓度够高,才能出这样的效率。
你别忘了,咱们还有咸鱼买卖,腌制咸鱼不是也要需要大量食盐?
若是一天上缴一万斤粗盐,剩下粗盐都用来腌制咸鱼的话,咱们的收入会是多少?
这笔账你没算吧?所以你可别不平衡啦。”
汤村长嘴里含着空旱烟袋,他都快要被周言郎的话吓死了,站在灶台边,双腿一软,干脆蹲了下来。
“二郎啊,俺还觉得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没干活的人咋能也算工钱呢?
你不是说,盐场早晚会被梁王收了去吗?要成立什么盐灶署的?
到时成了官家的,别惹出麻烦,被官家查出来......”
牛筛子站在一边,拼命地点着头。
牛筛子跟汤村长都觉得,这日子已经很有巴望了。
嗯,火火红红的,土灶还没烧起来,都将他们胸膛烧的发烫。
一家能有两个人在盐场做工,北地祖坟都烧冒烟了,咋还能家家户户大人都领一份盐场工钱。
那是多少银子啊?
一人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都是大家大口的,一家十口人都挂名在盐场上工,那不就是得十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
村里也就杨哑巴一家,只有两个成年人。
其他家,谁还没有三五个儿子,一家十五岁以上的,二十口子的都大有人在。
天老爷啊,这是要吓死人啊!
这....这还有咸鱼买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