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盘点民族英雄,历朝帝王暴走 > 第467章 扁鹊的真实身份

第467章 扁鹊的真实身份(1/2)

目录

“可恶,为什么什么事都能扯到我大清,可恶,能不能停下来!”

康熙帝实在是绷不住了,忍不住抱怨。

他这一抱怨,立马就上了天幕。

...

“什么叫扯啊?我华夏文明如江水滔滔向前,就你们建奴搞倒退,这说你们很合理,什么叫做扯,你来告诉朕!”

唐太宗李世民冷哼了一声。

接着,各种怼康熙的画面就出现了。

康熙帝气得浑身颤抖,但却是闭口不言,不说话了。

...

“这些红毛也太恶心了,这都是什么畜生啊?挖别人的尸体都已经是丧良心的事情了,居然还杀人卖尸,什么玩意啊?这都一群!”

“恶心!”

“畜生!”

...

【好了,现在回到扁鹊身上来。

在扁鹊的故事里,最出名的就是蔡桓公讳疾忌医事件了。

这个故事说的是扁鹊初见蔡桓公,说他的病在皮肤之间,要早点治疗。

但蔡桓公不听,说自已没病,赶走了扁鹊,并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已的功劳。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又见到蔡桓公,说你的病现在到肌肉里面了,再不治疗就麻烦了。

蔡桓公还是不听。

再过了一段时间,扁鹊对蔡桓公说,你的病现在到肠胃了,再不治疗,就要没命了。

蔡桓公还是不听。

又过了一段时间,扁鹊遇到了蔡桓公,转身就走。

蔡桓公好奇,把扁鹊叫了过来,问他这次怎么不说怎样怎样了。

扁鹊说,前三次的时候,都还能治疗,现在病入骨隨,就算让我治也治不了了。

蔡桓公还是不信。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真的病了,浑身疼痛难受,就赶忙派人去找扁鹊,但扁鹊知道蔡桓公没救了,担心牵连自已,早就打包了行李跑秦国去了。

然后蔡桓公就死了。

对了,这里说一下,蔡桓公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做蔡桓侯,是春秋时期的蔡国(河南上蔡)国君,死于公元前695年。

...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扁鹊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那就是救活死人。

说的是成语里假途伐虢的南虢国的太子突发疾病,呼吸停止,大家都以为他死了。

扁鹊经过这里,听说太子还没死多久,就说自已能救活太子,但是被嘲讽。

于是他说出了太子的情况,让国王大惊失色,赶忙将扁鹊请去救命。

然后扁鹊用针灸果然救活了太子。

由此,扁鹊名声大噪,传遍诸国,世人都以为他能救活死人。

...

不过关于扁鹊这个人,现在却是有争议。

主要是扁鹊到底是谁,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到底处在哪个时期。】

...

“什么?扁鹊是一群人?这是什么说法?伯温?”

朱元璋有些发懵。

刘伯温连忙道:“陛下,臣也只是有所听闻,并未细究过,不知道什么情况。”

...

宋神宗时空,

宋神宗道:“司马爱卿,这神医扁鹊怎么成一群人了?这是什么情况?”

司马光赶忙道:“应该是上古史料记录中出现了偏差,扁鹊的名字出现在了前后几百年的时间段。”

...

【因为不同史料中的扁鹊活动的年代差别很大!前后跨度超过300多年。

显然,这些“扁鹊”绝对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

“嘿,这个宋朝的吧,这是谁啊?学识挺丰富啊!那个伯温不行啊,不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吗?”

汉高祖刘邦对司马光称赞道。

宋神宗见状,哈哈大笑了一声。

要说自从天幕出现之后,他本来就对旧党十分不满变成了深恶痛绝,但司马光是个例外,因为虽然他是个旧党,但他对历史很熟悉,之前回答问题,还靠了他呢,所以这样的人必须得留着。

...

明太祖时空,刘伯温看到刘邦的画面,那老脸羞愧得是赶忙低下了头道:“这都是后人胡吹的,做不得数,做不得数!”

...

【我们按照时间线来大致说一下。

最早记录扁鹊事迹的书呢,应该是《鹖冠子?世贤》和《韩非子》。

其中,前者记录,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庞煖曾经和赵悼襄王(公元前245-236年在位)对话,提到了扁鹊。

在这里面,庞煖说:

魏文王(也就是魏文侯)曾经问扁鹊,你们三兄弟谁的医术高。

扁鹊说大哥最高,二哥次子,他最菜。

魏文王问原因,

扁鹊又说:大哥能在别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看出来,让他不生病,所以人们都不知道他厉害,只有家里人知道。

二哥能在别人刚刚生病的时候,就给人治好,所以他的名气也小。

就我只能在别人已经生了严重的病的情况下才能看出来,所以我的名气很大,但医术其实最低。

这个就是著名的治未病的故事!

...

而在《韩非子》里,则是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

那么,我们来看看时间。

首先是这两个故事里,扁鹊所在年代的时间。

蔡桓公,死于公元前695年。

魏文侯,死于公元前396年。

两者相差三百年!

所以,这两个扁鹊,显然不是一个人。

...

接着,咱们看看两本书的成书年代。

首先,这个鹖冠子肯定是比韩非早的,但两本书的成书年代,可能差不多。

因为鹖冠子是道家隐士,这本书也和《论语》差不多,是由他的弟子记录他的言行而形成的。

其中庞煖就是鹖冠子的弟子之一,而庞煖生卒年不详,大约活跃在赵武灵王到赵悼襄王时期。

因此学者推断,《鹖冠子?世贤》这本书大概成书于战国末期。

至于韩非子,那就不用说了吧,因为师兄李斯嫉妒他的才能,怕挤了他的地位,就被李斯给陷害死了。

两本书的成书年代,应该没有太大差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