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适应极快的土豆(1/2)
除此之外,顾从卿特意去找了麦克米伦出版社的主编,一番商量后,敲定让土豆白天没事的时候去出版社待着。
“不用你干啥重活,帮着接杯水、整理整理信件就行,”顾从卿跟土豆交代,“主要是让你泡在全英语的环境里,多听多说,语感慢慢就磨出来了。”
土豆听着新鲜,跟着顾从卿去了出版社。
编辑部里大家都用英语交流,打印机的嗡鸣声、偶尔的讨论声混在一起,全是陌生又鲜活的语调。
主编笑着迎上来,拍了拍土豆的肩膀:“Nick,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的‘小助手’了。”
土豆被安排在编辑部的角落,一张小小的办公桌前放着电话和一摞待分类的信件。
同事们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话时语速不快,见他看过来,还会笑着说句“Good ”。
出版社的人都知道顾从卿是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对他的弟弟也非常的照顾。
起初土豆总是手足无措,接水时被热水烫到手指,找信时翻得乱七八糟,急得满头汗。
但同事们从不催他,打字员露西还会放慢语速教他:“this is a letter fro Arica,see?”
他就像块海绵,默默吸收着周围的英语对话。
听编辑们讨论书稿,听前台接电话时的礼貌用语,甚至听打印机发出“咔哒”声时,有人随口说的“Alost done”。
第三天,他居然能听懂露西抱怨咖啡太烫,大着胆子说:“Iget you a new one.”
露西惊讶地睁大眼睛,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
下班时,主编笑着对顾从卿说:“你弟弟跟你一样聪明。”
一周下来,变化肉眼可见。
他不仅能听懂同事们大部分的对话,偶尔还能插句嘴回应两句,那股子东北味儿的英语虽然还在,却顺溜了不少。
编辑部的人都喜欢这直爽的小伙子,常逗他说两句中文,再教他几句地道的伦敦俚语。
送土豆去学校那天,顾从卿拍着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别紧张,慢慢适应。
试着跟同学多聊聊,这学校的学生家境不错,大多素质挺好。”
话锋一转,他又补充道:“不过哪儿都有调皮捣蛋的,真遇上故意找茬的,咱不惹事,但也别怕事。
要是有人欺负你,不用忍着,不过记住,别把人打坏了,点到为止就行。”
土豆一听,眼睛都瞪大了:“还有这种事啊?那……那要是他们一群人围上来咋办?”
顾从卿被他紧张的样子逗笑了:“傻小子,真一群人找事,你就跑啊,往老师办公室跑,往人多的地方跑,别傻乎乎地硬扛。
机灵点,知道不?”
土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攥紧了书包带。
看着他走进校门的背影,顾从卿站了会儿才转身离开。
他知道,这是土豆必须自己走的路,磕磕绊绊难免,但总能慢慢站稳脚跟。
就像当初的自己,也像春晓,每个人都是这么一步步闯过来的。
土豆走进教室时,全班的目光“唰”地聚过来。
班主任笑着介绍:“this is Nick fro a.”
他攥着衣角,磕磕巴巴地说:“hello,I Nick Gu.”
话音刚落,后排传来一声口哨,有人用夸张的语调学他的口音。
土豆的脸瞬间涨红,却想起顾从卿的话,没躲,反而抬起头,朝那人挑了挑眉。
也许是他的坦然出乎预料,起哄声戛然而止。
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土豆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Nick Gu”,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他想,不管有没有校霸,不管会不会被起哄,总算迈出第一步了。
回家之后,他把学校发的选课表交给顾从卿。
顾从卿指着“Year 9”那一行给土豆解释:“这边14岁一般上10年级,但你刚过来,9年级的基础课更合适,数学、英语、科学都是打基础的,慢慢来。”
土豆盯着“科学”后面括号里的“物理、化学、生物”,皱了皱眉:“这三样都得学啊,感觉好难啊?”
“没事,课本你就先拿字典翻译,先看懂原理,再练英语表达。”
顾从卿翻到选修课那页,“选修课我给你圈了西班牙语,比法语、德语简单点,发音也顺口。”
说到体育课,顾从卿合上课程表:“体育活动我给你报了马术,跟学校的马场合作的,每周两节课。”
土豆眼睛一亮:“真骑大马?”
随即又垮下脸,“那得老贵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