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友谊(2/2)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满桌的家常菜上,也落在年轻人朝气蓬勃的脸上。
当年在田埂上并肩奋斗的身影,如今在城市的屋檐下继续相伴,这是一份跨越了城乡与岁月的情谊。
傍晚送他们出门时,看着他们四个说说笑笑地走远,周姥爷感叹道:“这才是情分。
当年共过苦,现在同享福,不容易。”
……
刘春晓和其他公派留学生一样,眼下正处在语言班的密集学习中。
按照学校规定,所有国际学生都得先在语言班浸泡一个月,月底通过考核才能正式进入专业课学习。
若是没能达标,就只能继续留在语言班补课。
毕竟语言是学习的基石,连基本沟通都磕绊,专业课上那些复杂的理论和术语,只会听得云里雾里。
所以这一个月,刘春晓几乎把时间掰成了两半用。
白天在学校跟着老师练听力、抠语法,课堂上的互动讨论从不缺席,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连例句里的生僻词都标着音标和释义。
晚上回到住处,还有顾从卿特意为她找的英语家教在等着。
家教是位温和的留学生,擅长用生活化的场景帮她练口语,从超市购物到课堂提问,一点点帮她扫清表达障碍。
说来也巧,远在国内的土豆此刻也正跟着家教啃英语课本,两个隔着万水千山的人,竟在同一时间为了同一件事埋头苦读。
顾从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刘春晓眼下事淡淡的青影,手里还攥着打印的单词表,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
有好几次,他都想开口让她别这么拼,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太了解刘春晓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绝不会轻易对自己降低要求。
这天晚上,家教刚走,刘春晓就累得瘫坐在沙发上,捏着眉心轻轻叹气。
顾从卿端来一杯热牛奶,在她身边坐下:“今天的内容很难?”
刘春晓接过牛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摇了摇头又点点头:“听力还好,就是写作总抓不住逻辑……老师说我写的句子太中式了。”
“慢慢来,”顾从卿帮她理了理散落在额前的碎发,声音放得很柔,“你已经进步很快了。
实在累了就歇一天,别硬撑。”
刘春晓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不行,月底就要考试了。
我想一次过,不想拖后腿。”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想早点跟上课程,尽快想办法转专业。”
“歇会儿吧,”顾从卿把牛奶放在桌边,伸手想帮她按按肩,却被她躲开——她正卡在虚拟语气的用法上,头也没抬地说:“等我把这道题弄明白。
你看这句,‘If I were...’,为什么要用were?明明主语是I。”
顾从卿挨着她坐下,拿过书轻声解释:“这是虚拟语气的特殊用法,表达假设,哪怕主语是I,也要用were。
就像你说‘要是我现在能听懂专业课就好了’,这里的‘要是’,就是虚拟。”
刘春晓盯着例句看了半天,忽然“哦”了一声,眼里的迷茫散了些:“有点像咱们说的‘就算是我,也不能这样’,对吧?”
她赶紧记在本子上,字迹密密麻麻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问号,“明天得问问老师是不是这个理。”
第二天早上,刘春晓醒来时,发现书桌上的单词卡被整理得整整齐齐,每张卡背面都多了一行小字,是顾从卿用中文写的记忆诀窍:“anatoy 拆成a-na-to-y,联想‘一个(a)拿(na)到(to)我的(y)解剖图’”。
她拿着卡片笑了,眼眶却有点热。
早餐时,顾从卿状似无意地说:“今天下午我请了假,正好你下午没课,带你去海德公园走走,听说那边有自由演讲,正好能练听力。”
刘春晓知道他是想让自己放松,点头应了,却在出门前把单词本塞进了包里。
在公园长椅上坐着时,她果然拿出本子背单词,顾从卿也不催,就坐在旁边给她读报纸,遇到生僻词就停下来解释。
“你看,”他指着报纸上的一句话,“‘She persisted iudies’,这里的persisted,就是你现在的样子。”
她忽然想起临行前母亲说的:“从卿懂你,就像你懂他一样。”
原来懂,不是劝你停下,而是陪着你往前,哪怕走得慢一点,也稳稳当当的。
考试前一天,家教笑着说:“刘小姐肯定能过,我教过那么多学生,没见过谁像你这样,连做梦都在背单词。”
刘春晓回家跟顾从卿学这话,他正在厨房给她煮面条,闻言回头笑:“那是,我媳妇是谁啊。”
他往锅里卧了个荷包蛋,“明天考试别紧张,考不过也没关系,大不了我再给你找老师,咱们慢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