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离心(2/2)
他又不是要拔剑杀人,至于连呼吸都快吓断了吗?
他这一世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啊,老六怎么就这么怕他?不知那胆小怕事的刘嫔把他编排成什么长清宫大恶霸了?
李致素来知道他胆子小可心肠不坏,便也不往心里去,又上前两步顺势接过阿狸,清了清嗓子,难得怀柔嘉奖道:“朕的猫儿,你照顾的不错。”
淳王:“???”
不是苏沉的猫吗?
淳王其实不知道阿狸大人的来由,只知道这猫早先是一直是养在太傅府里的。可见它这样黏着苏沉,心里早已断定那是苏沉的猫了。
原来不是吗!!
自己天天揣在怀里,捂在被窝里,毛茸茸,软绵绵,暖烘烘的阿狸大人。
不是苏沉的??
淳王哪里藏得住心事,有点风吹草动都写在脸上,李致见他神色震惊,有些不解:“怎么了?”
“我,我以为……这猫……是苏沉的……”淳王磕磕巴巴道。
李致微微一怔,低头看着怀中的阿狸,声音缓下来:“阿狸是朕的猫。”
李致道:“是朕小时候,在校场后头捡来的。只是那时候……无权无势,在长清宫里连只猫都留不住,只得把它送去了普济寺。这一送,就过去很多年了。”
淳王呆呆看着皇帝怀里的阿狸大人,不知是不是“换了主人”的关系,猫儿的面相都变坏了。
可他抬起头,看向眼前的皇帝,却隐隐觉得在说起那些的时候,对方竟没有那么可怕了。
虽然同在长清宫长大,可他当年好像从没有和小誉王像这样平心静气的聊过几句。
原来对方也不是时时刻刻咄咄逼人,不是母妃说得那样张牙舞爪,浑身是刺。
于是淳王也壮起了胆子,好奇地小声问道:“那后来……怎么会去了太傅府上呀?”
李致道:“将阿狸送去普济寺后,朕去看过它几次。可没过多久……大哥出事,苏沉也不知所踪,自此,朕便再没有孩子那般无忧无虑的生活了。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渐渐地,朕就不再去了。”
李致道:“倒是听太傅说,苏沉科举前在他府里隐姓埋名的苦读了四年,那四年里他唯一的消遣,便是去普济寺看阿狸。”
“难怪他与阿狸大人这般亲近!”淳王道,“大概就是那时,他们结了缘。”
李致听了,不置可否,垂眸无言。
那时的苏沉,一个人背负着上一世的记忆,会是怎样一种孤独的心情呢?
上一世被锁在长清宫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里,偶有几分清明,只有同样困在长清宫的阿狸伴在身边。
要说结缘,苏沉和阿狸,或许早在那时便结缘了吧。
“那后来呢?”淳王又问。
李致于是继续道:“再后来就是两年前,苏沉离开长安,顺道去了趟普济寺,把阿狸偷走了。”
说到这,李致神情微恍,语气低了几分:“现在想来,他去洛城的时候带了阿狸……大概是想重新开始,好好生活的吧。”
不论何种境地之下,苏沉似乎永远都有重新出发的勇气,叫人惊叹。
却不知为何最后会……
苏沉出事后,凌太傅前去洛城,那只猫儿还等候在小小的院子里。
凌太傅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猫儿带了回来,养在了自己府里。
淳王听到这里还是没明白,便又问:“所以后来怎么又去太傅大人府上了呀?”
李致垂眸,沉默了片刻,开口时语气平静,却藏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温柔:“他……后来出了趟远门,走得急。太傅便将阿狸接回府里照料了。”
“原来是这样。”淳王恍然大悟。
李致这趟也是悄悄出宫,并无久留之意,说完话,便把阿狸重新递到淳王怀里,离开了淳王府。
苦了淳王。
这下知道了阿狸是皇帝的猫,一时间抱也不是,揣也不是,哪哪都不对劲。
带回到屋里,放在床脚觉得怠慢,放到床头又觉得害怕,纠结极了。
正心神恍惚时,回想起方才与皇帝的那番谈话。觉得对方好像也没他想得那么可怕……心软下来,甚至有些改观之意。偏这时,忽然又记起小时候,那小子把他母妃做的点心揣进湖里那桩子破事来。
淳王心思单纯,但是他记仇啊。
一人一猫就这样离了心,再回不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