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末世:开局建造地铁核战庇护所 > 第350章 地下长城

第350章 地下长城(1/2)

目录

沪杭近期的人口膨胀的实在是有些太快了,而长三角地带根本就不是个资源型地区,战前也是靠着科技的虹吸能力才养活那么多人,如今又没有资源又没有科技,还有如此之多的人口,可以说,沪杭已经进入了“人吃地”的状态。

地比人多,人比矿多。

想要在战后华夏拥有强大的话语权,那人口必须得要持续增长,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充沛的生产力,那么资源就必须增长。

但人口变多,资源变少,资源增长,人口变多。已经成了一个循环。

在发现缺乏核心资源重建城市的时候,林少瑾和张信广等人早就派人去探矿了,还是那句话,现实并不是虚拟世界,不会出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情况。

沪杭有矿,但都是小矿,劣质矿,开采难度极高的矿脉,如今沪杭百分之60以上的基建成就都是靠“收废品”收出来的。

剩下百分之40中,还有半数以上的资源是来自原本天空之城的仓储。

老本总有一天会吃光,沪杭也不能一直这样收废品下去,所以,一个合适的资源型据点便成为了沪杭下一步开拓的最佳之选。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控制闽南地区,沪杭能够在南方建立起一个重要的据点,这对于沪杭在整个废土世界的布局和影响力扩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作为沪杭在南方的战略前沿,还能在必要时作为进攻或防御的跳板。

从长远来看,支援南厦也是一项具有潜在高回报的投资。

南厦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闽南多山多矿,又是临海地区,一旦局势稳定,掌握这些矿产资源,对沪杭的工业发展、军事装备升级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有助于沪杭在核战后的世界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将为沪杭带来持续的资源供应、经济收益和战略优势。

在张信广看来,五万人其实也并不算多,要知道林少瑾出去还没一个礼拜呢,又抓了将近一万人回来干苦力了,随着时间的拉长,沪杭的人口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但沪杭的未来将会是AI模式,压根就用不上太多人,所以还不如早点扔出去物尽其用,啊...不对,是人尽其才!

......

时间就这样又过去了半天一夜,林少瑾等人也终于是准备出发再次启航京城。

其实早在昨天晚上的时候齐鲁战区接应的人就到了,只不过林少瑾并不打算趁着夜色急行军,首先是自己这里将近一万的俘虏,其次是那千把人权贵,无论哪个,林少瑾都不希望出意外。

所以,一直等到沪杭那边第二天派的人把近万人的俘虏接走,林少瑾这才同意出发。

好在无线电恢复了正常,否则这出发的时间估计还得再晚个一两天。

齐鲁战区这次派来了一支机步混编团来接应,部队主官是一名看上去27、8的年轻人,名叫谢立。

或许是22世纪的人素质比较高,也或许是因为蓝城禹在的缘故,没有发生什么狗血看不起人的剧情,也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双方都是稳扎稳打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齐鲁方面带来了数百辆装甲运输车,每辆车都是满载,也算是将权贵们照顾的很到位。考虑到安全因素,齐鲁方面还安排了每3台运输车配置一台机甲进行“保护”。

服务很周到,也很贴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