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还有千大夫(2/2)
待两人情绪稍缓,卫素素便提起了昨晚和姜凌阳商量好的打算:“我想着,在这儿将养些时日,便随你们父亲回京城。回去后,主要是为沐心的婚事筹谋,不能再耽误了。”
姜沐心闻言,心头猛地一震,眼眶瞬间红了。
原来母亲还惦记着她。
一颗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她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从小,她就察觉出母亲待自己的异样。
母亲看她时,眼神总像隔了层薄雾,朦胧间,仿佛是透过她的身影,在望着另一个人。后来她终于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被领养的,而母亲心里,始终记挂着那个失散的亲生女儿。
那时她年纪尚小,这个消息像块巨石砸进心里,让她难以承受,可她不敢哭闹,只能逼着自己更乖巧、更懂事,拼命学诗文书画,让自己变得更有才华。
她想让父亲母亲以她为荣,想让他们慢慢忘了那个失散在山野里的女儿。
她甚至在心里揣测:那个女儿若是还活着,多半也是个没读过书、性情粗鄙的山野村妇,和她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后来多年过去,那个女儿始终没有音讯,或许早就不在人世了,唯有父亲母亲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肯放弃寻找。
此刻,她攥紧帕子,声音哽咽:“母亲,您身子这么弱,何必为了我的婚事奔波?沐心宁愿不嫁,也想这一年陪在您身边,好好照顾您。”
卫素素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眼神里满是慈爱:“傻孩子,娘怎么能这么自私?你早到了议亲的年纪,是娘不称职,之前没好好为你筹谋,如今知道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是娘最后能为你做的事,也是娘的心愿,你别心里有负担。”
她顿了顿,又看向姜凌阳和姜正安,“再说,我也该回京城看看了,等把沐心的事办妥,我再回这里来——这儿便是我最后的归宿了。凌阳,正安,沐心,你们是我最亲的人,希望你们能理解我。”
谢明远站在一旁,嘴巴张了又闭,嗫嚅了半天,终究一句话也没说。
他清楚,在这一家人面前,自己终究是外人,没立场插嘴。
可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几分桀骜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哼,若是这么折腾,你怕不是有一年,只剩半年了。这般来回颠簸,我看你怕是要在半路上就走了。”
姜凌阳听到这话,终于压不住怒气,低声喝了一句:“秦济川!”
秦济川慢悠悠地走进来,摊了摊手,一脸无所谓:“我说的是实话,只是这世上实话向来不中听,不受人待见罢了。你若想折腾,随你们的便,不过今日我便不针灸了,省得白费功夫。”
姜沐心面上没显露出什么,心里却对秦济川厌恶至极。
这位秦大夫三十多岁,尚未婚嫁,生得极为俊朗,可对她却从来没给过好脸色。
这世上男子见了她,哪个不是温言细语、百般讨好?唯有秦济川,要么无视她,要么说话又直又毒,像淬了毒的刀子。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满,捏紧帕子,轻声开口:
“父亲,母亲,年前往福林县寻妹之时,曾偶遇一位医术卓绝的大夫,乡邻皆称其“千大夫”。此君医术当真精妙,彼时曾救下一名众皆以为无救的产妇,便是邵阳哥哥,亦对他青眼有加。不如我们再等等,听听千大夫的诊断如何?”
姜正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对!还有千大夫!”
“先前在抗疫,我曾亲见他为百姓诊病,手法沉稳果决,利落非凡。他率济世堂众人前往抗疫,硬生生从阎王手中夺回了一城百姓的性命!她医术如此高明独特,定能治好母亲!”
秦济川听着二人言语,却不屑地撇了撇嘴,冷笑道:“能治好?他若说能治好,那便是江湖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