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事发长安~下(1/2)
曹爽入主州府之后,曹真带着大军开往关陇大道上距离陈仓城北八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为了让曹爽放开手脚去做事,曹真撤掉了孙礼的军政署,说得是让军政、民政一体,保持战时高效。
放在曹魏朝堂,这是一次创新,但这次创新是经过圣上批准的。
八百里加急送到曹真手上,曹叡充分采纳了这位叔父的意见,严阵以待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曹真的犹豫和忐忑都是装给众人看的,连孙礼和郭淮都跟汉中有联系,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只能把战情死死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对于孔明的第二次北伐,看似是为了配合东吴,但曹真认为诸葛亮也极有可能将计就计,因为这样多线作战的策略,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都有很高的风险,马上就要过年了,诸葛亮没理由白白冒这个风险。
这是曹真汇报的第一件事,希望引起曹叡的重视,他表示自己会照着这个分析做好防御工作,保障关拢防线不会有任何失误,其次再徐图主动出击的事。
曹叡在回信中给予肯定和支持,表示会让张合分兵来救长安。
曹真汇报的第二件事就是暂停西街开发;说明了西街开发这件事因为牵扯到长安天水两地各种本土利益集团,因此从自己到长安之后,纠纷矛盾不断,如今刚好借着战事肃清打散这些关系,等到自己平定孔明之后,不管谁来接手都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和压力。说到纠纷和矛盾时,曹真提了一笔曹爽,说就连常侍郎也被这些事情连累其中……
曹叡同样批准了曹真的建议。
第三件事,就是军政民政一体,这是破除长安本土关系的基础所在……
曹叡批准。
叔侄俩有这个默契,曹真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而曹真之所以如此被曹叡和曹丕信任,就因为曹真不是真正的曹氏宗亲,他身上没有天子的血液基因,所以曹真不会图谋皇权和天下。
当然这只是曹丕和曹叡的共识,至于曹真是怎么想的,估计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有了曹叡的回信,曹真放心的走了,曹爽就成了长安城新的主人,兜兜转转孙礼又落到曹爽手中,而这次他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前一天他还在行宫苑附和夏侯晚,主动把位置让给曹爽。
曹爽自然不会惯着这位多次敷衍自己的前辈,他到州府的第一天就让孙礼去搜刮全城的粮草,完全不顾及老百姓死活,目的就是把孙礼的名声搞臭。孙礼在疲惫之余,只能催促鲁芝加快对郭配的审讯,早点把曹爽这个活阎王给弄下台……
夏侯晚在长安府审讯邓艾,但现在他并不着急,他是个阴柔的人,他想看一看曹爽在这个位置上会有多膨胀,等到他膨胀得满城都是怨言,那时候他再出来解决曹爽,他的威望就又增加了……于是在面对孙礼主动上门来催问案情时,夏侯晚冷嘲热讽,说自己其实最想让你孙参军入主州府,是你自己不干,这才有了这个恶果。
孙礼有苦说不出,虽然目前跟夏侯晚是同一战线,但以孙礼的经验夏侯晚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因此他只能远离这个阴柔的人,而不能因为些许利益跟他绑定在一起。
而他愿意绑在一起的人,正是集团军副总指挥郭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