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事发长安~上(2/2)
按照常理诸葛亮最适合走陈仓道,魏延从斜谷出发也符合主力的特征,但诸葛亮一直把陇右视为战略重地,他会不会想在马谡倒下的地方再站起来呢……还有用兵谨慎的王平,他会不会出子午谷呢,如果不出,把一个刚立过战功的将军放在一处闲地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是曹真都感到困惑的事情,更别说他从洛阳和许昌带来的谋臣了。因此曹真坐着没有说话,他还是想听一听郭淮的看法,毕竟陇右这个战场上最熟悉诸葛亮的就是郭淮了。
郭淮现在的职位是集团军中指将军,类似于蜀汉的大军师,但不同于蜀汉的大军师,这个中指将军只有指挥作战的权力,没有其他附加权益。他坐在孙礼的对面,一直没有说话,心里在盘算到底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陈仓是曹真重点谋划的战略要地,按照参战的经验,应该是不管诸葛亮来多少人,都要把蜀军的主力往陈仓引,这样才有必胜的把握,毕竟关拢防线太长,不可能在各个据点重兵布置;但现在的问题是陈仓城小放不下多少兵力,大量集团军只能驻扎在新修的关陇大道附近,随时接应陈仓,并能以最快的速度通达陇右战场;这十万大军放在陈仓和子午道就是一座不可跨越的人城,但这十万大兵如果分散在陈仓和陇右就成了不堪一击的豆腐块。
曹真知道自己勇谋都比不过对面的诸葛亮,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兵强马壮的基础上,再借助关陇据点的地理优势有效抗击诸葛亮,只要把诸葛亮击退了,他的首要任务就完成了。
驻扎雍凉八年的郭淮更加清楚曹真的处境和想法,但他不能明说,因为没有人不要面子,更别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魏大司马了。
众人喋喋不休之后,曹真把目光落在郭淮身上,郭淮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回大司马,诸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诸葛亮卷土重来,势必要在年前对第一次战败之事挽回颜面,因此不排除他有多线作战的计划,也不排除他已经掌握我们集团军重点作战的计划,十月份李严往汉中补充两万兵马,加上五丈原屯垦的士兵,诸葛亮现在有六万大军足以支撑三线并进;但从进兵线路上来看,陇右地势复杂一旦下雪兵士前进受阻,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就得在来年化雪之后,再加上粮草辎重运输困难消耗加剧,祁山道应该不是诸葛亮这一次的目标;陈仓道平坦开阔,如果蜀军想替东吴解张合将军之围,大军走这条路线是能最快抵达我军的选择;但现在魏延部选择了斜谷进发,一边修栈道一边往前推进,这明显不符合速战的部署,难道诸葛亮是想长期跟大司马对抗?再说王平所在的子午道,魏延大军在五丈原东南部长期屯垦,如果王平真走通了子午道,那屯垦的田地就相当于袒露在我们眼下,诸葛亮应该不会冒这个险,因此某推测诸葛亮这次多线并进,其实并没有核心重点,其目的就是为了解东吴之围,并借机让陈式和魏延修缮损毁的道路,以备来年不时之需;王平是个新提拔的将军,其战略布局或许是诸葛亮想借机让王平考察魏延提出的子午谷计划;其次如果没有大雪封山,陈式在陇右推进顺利,魏延和王平则可以快速集结人马通过陈仓道或者褒斜道同步推进。“郭淮站起身,在地图前对时局做了中肯的分析,他提出的观点让曹真心生后怕。
此刻的偏厅内,夏侯晚和董昭还在坐着。
长安大道上,阮留和范民正在经受第五拨巡逻士兵的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