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 第855章 蓬勃发展的电影行业

第855章 蓬勃发展的电影行业(1/2)

目录

“当然是夺宝奇兵了。

雷德利斯科特指导的那部,我听说已经临近拍摄结束。

这部影片是梦工厂出品,走派拉蒙的发行渠道。

如果你愿意让步的话。。。”

亚伯兰兹的话没说完,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作为派拉蒙的总裁,他肯定是要为派拉蒙的财报负责的。

虽然徐瑾言是维亚康姆集团的董事,但夺宝奇兵却是独属于徐瑾言旗下梦工厂出品。

如果放在去年,跟Et外星人一样,发行就发行了,徐瑾言大口吃肉,派拉蒙也能啃些鲜美的骨头。

但今年不一样了,影片排期压力这么大,在亚伯兰兹看来,别说啃骨头了,喝汤估计都有些困难了。

所以潜台词就是,建议夺宝奇兵拍摄完毕后,跟壮志凌云、回到未来一起,放在明年上映。

其实这种事情在好莱坞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没有好的档期,面对强大的对手,市场饱和。

如果对影片没有自信,或者合适的日期内有太多影片撞档,大多都会选择换个时间上映。

说起来,70年代的米国,年均影片上映数量基本上都在250部出头。

到了80年代,年均影片上映数量来到了350部的数量。

在新世纪,那数量就如同井喷一样,从每年500部,到了最顶峰时期的900部每年。

如果按照新世纪每年近千部影片上映的数据来算,现在电影市场距离饱和还差得远,有好几倍的增长空间呢。

再深入分析一下。

首先是观影人数,这个时期米国人口2亿多,后来3亿多,人口数量差了一半,但质量却高了不少。

没有那么多的有色人种、垃圾人口、经济虽然陷入滞涨,但依旧独步全球。

然后是观影次数,7、80年代的人均观影次数4到5次,每年的票仓从70年代初的数亿美刀,在82年Et外星人上映后,爆发式增长,来到了30亿的规模。

这个数据说明,其实这个年代看电影对于普通人来说,本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而到了新世纪10年代,观影人次虽然来到了恐怖的16亿人次,可平均算一下,人均观影次数也就是5次而已,没差多少。

至于票价,70年代一张电影票基本上还不到2美刀,81年的眼下,一张电影票只有3美刀。

到了90年代,一张电影票就是4到5美刀,21世纪初,价格就来到了5.5到6美刀。

可你得算美刀贬值,对吧?

所以,常规来说,81年的米国电影市场能容纳的票仓,理论上不会超过18亿美刀,这还是加上原本时空里夺宝奇兵这部爆款作品。

而到了82年,米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直接爆发式来到了30亿。

大头,就是因为Et外星人这部现象级影片的缘故。

当然,这都是按照原本历史数据和常规来算的。

而徐瑾言,就是打破了这个历史和常规的人。

自从79年的当幸福来敲门上映,原本每年也就是12到16亿票仓的米国,这几年电影市场基本上都超过了20亿美刀的规模。

所以报纸上经常说徐瑾言带动了上百亿经济效益,促进了数万人就业,跟他相关的股票一涨再涨这件事。

并不是开玩笑,而是在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弗兰克。

夺宝奇兵肯定是要在今年上映的。

不过至于灰猎犬号、回到未来和壮志凌云,我觉得放到明年倒是可以。”

徐瑾言脑子转的很快。

将70、80、90以及新世纪4个年代米国电影市场的数据快速在脑子里转了一圈。

他之所以坚持夺宝奇兵,就在于这部影片本就是81年原生的票房冠军。

而82年的北美电影市场票仓能达到30亿美刀的规模,为什么81年就不行?

自从徐瑾言来到这个世界,电影行业已经远超其他行业,成为了大滞涨时代里,为数不多一路向上的朝阳行业。

即便今年大片云集,或许无法打破82年那恐怖的30亿票房规模,但来到25亿,总没有问题吧?

25亿票仓,抛去一大批小片子,剩下的15亿票仓,也足够支撑起7部2亿票房的影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