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赤潮覆清 > 第1228章 婚姻(二)

第1228章 婚姻(二)(1/2)

目录

黄徽音放下手中的菜,随手在身上擦干水渍,到扔在一旁桌上的搭包里翻找了一阵,又有些尴尬的回来继续洗菜:“回来的太急,那些报告我没带回来,下次再找给你看,我粗略的说一说,其实民众误解的问题,不少入村的工作队,还有我们妇女会,是有关注到的。”

“传统的旧社会,是一个男女严重分割的社会,也是严格的大家长宗法制社会,具体到婚姻上,长期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妇女不管是待字闺中还是嫁为人妇,都有三从四德的礼教规矩束缚,妇女没有自主意识、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是像我这样不想嫁人一直拖着,那也是因为父亲的恩宠,和我自身的选择和意识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

“这样的传统婚姻观念,是从上到下深入每一个阶层,时至今日依旧是主导着各个阶层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红营反对包办婚姻,提倡男女平等、人身解放,乃至于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是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习俗抵触和冲突,也就站在了大部分人的对立面,我们反倒处在少数的位置,而宣传上的临时性、突击性和被动性,又导致新婚姻观的宣传和启蒙缺位,因此遭到了广泛的误读和抵制。”

“首先就是我们的村干部,红营的社会改造和一切运动、政策,要从上到下贯彻到乡村之中,村干部是最基层的执行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偏一点,他们偏一点,整个政策都有可能被带偏了,而我们的村干部,有很大一部分自己家里就是包办婚姻,对我们的婚姻政策本身就存在不小的误读和抵制。”

“有些村干部,就把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禁止干涉寡妇再婚自由等规定,理解成‘只要是过去父母包办的婚姻都要和离’、‘凡是寡妇都要再嫁’,将保护妇女和离权益,就理解成‘妇女要翻身,团结起来闹离婚’,然后就是在工作中粗暴的逼迫夫妻和离、逼迫寡妇改嫁、甚至于将当地的和离数当作执行婚姻政策的政绩、考核标准,对于不愿意和离的夫妻、不愿改嫁的寡妇搞‘软磨硬泡’乃至公开批评,搞出一个个‘拆家会’、‘分家会’来。”

“当然,这种现象还是少数,更多的则是持消极和反对的态度,认为宣传和执行婚姻政策就是宣传和离、拆散家庭,顾虑重重,害怕和离的多了挨群众骂,或者自家就是包办婚姻,害怕婆娘向自己提和离,或者怕别人说闲话,说他们去鼓励寡妇再嫁是他们自己‘想别人婆娘’。”

“还有一些则是怕处理不当负不起责任,就采取推诿和拖延的态度,或者把贯彻婚姻政策的事完全甩手给当地的妇女会和妇女组织,还有些则担心宣传和贯彻婚姻政策,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和骚动,会影响其他诸如经济建设、卫生运动之类的‘中心工作’,因此宣传和贯彻婚姻政策也只停留在应付检查的时期,平日里基本都是束之高阁的。”

“我们的基层干部对婚姻政策是都是这种认知,乡村民众对于婚姻政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看法,认为我们的婚姻政策就是要‘拆散家庭’,要‘给单身汉和寡妇配对’,到处都弥漫着恐慌的情绪,可以说是谈之色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