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立后(2/2)
这使得朝廷有更多的钱财来改善官员待遇,改善民生基建,这从官员脸上的笑容便能看出一二。
王清晨到任户部以来也算是屡立奇功,更进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段时间,大朔几乎可以用海晏河清来形容。
不少百姓都称赞这可是难得的太平盛世。
登基第二年便有如此评价,梁朝的开心可想而知。
三月初一,大朝会
御史大夫严世贞的一封奏折却是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
奏折的内容乃是请封贵妃娘娘荣登皇后尊位。
王清晨确定这不是自己找的人。
按照惯例来说也确实是时候册封皇后了,而王清晚身为太子妃,封为皇后无可厚非。
而且她还争气地为梁朝诞下两个龙子,可以说皇后位无可争议。
“陛下登基已近两载,中宫之位空悬,实非社稷之福。贵妃娘娘出身名门,淑德贤良,诞育皇嗣,协理六宫,功在社稷。
臣斗胆,恳请陛下顺应天意民心,册封贵妃为后,以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此言一出,大明宫满殿皆静。
梁朝端坐龙椅之上,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目光缓缓扫过丹陛下的群臣。
王清晨站在户部班列中,心头微凛。
严世贞王清晨交流不多,仅有的几次交集也看不出很多东西,一时也不知其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严世贞话音落下不久,吏部、礼部、宗正寺几位官员相继出列附议。
“严大人所言极是!中宫乃国本之所系,不可长久虚位。”
“贵妃娘娘德配天地,正是皇后不二人选。”
“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早定中宫!”
……
附议之声渐起,眼看就要形成声势。
就在王清晨准备表态的时候,梁朝却是直接说话了。
“贵妃王氏,“梁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自朕登基以来,恪守妇道,辅佐朕躬,抚育皇子,治理六宫,确实功不可没。“
王清晨站在班列中,心头一紧。
他没想到梁朝会如此直接地回应此事,莫非御史也是他安排的?
“朕思虑再三,贵妃王氏,德才兼备,堪当母仪天下之重任。今日,朕便顺应诸位爱卿所请——“
他目光扫视全场,一字一句道:“册封贵妃王氏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随即响起一片叩拜之声:“陛下圣明!臣等恭贺陛下,恭贺皇后娘娘!“
梁朝抬手示意群臣安静,继续道:“礼部、宗正寺即刻着手准备册封大典,务必隆重庄严,以彰显国体。“
礼部尚书赵崇武忙出列领旨:“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册封大典。“
梁朝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意。
王清晨却是皱眉,皇后之位已定,接下来不会就立太子之位吧!
梁寅小小年纪不会就要踏进这个泥窝吧!
这不由得王清晨不担心,梁朝如今还年轻,夺嫡之事几乎是必然的。
好在这件事并没有当堂提出,要不然王清晨不得不怀疑严世贞背后有人了。
王清晚封后,对国公府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王清晨身为王清晚的亲哥哥,不说因此得到的政治资产,单单是因此得到的封赏便难以计数。
家里但凡沾亲带故的都封了大大小小的闲散官。
就连小丫头都封了一个“襄阳县主”,没想到管不住吃喝拉撒的年纪就已经开始领国家俸禄了。
这找谁说理去。
而王父王母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着急着回老家祭祖,敬告祖宗。
他们虽然早有这样的预感,但是真的等到预感成真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山窝窝里真的飞出金凤凰了。
\"爹、娘,此事虽是天大的喜讯,但往后咱们家更要谨言慎行。清晚如今贵为皇后,咱们在朝在野,都不可仗势妄为。\"
王父抹了把眼泪,连连点头:\"清晨说得对。咱们王家世代清白,可不能到了这一代就忘了本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墨涤匆匆来报:\"老爷、夫人,宫里的赏赐到了。\"
众人忙起身相迎。
只见一队内侍捧着锦盒、玉器、绸缎等鱼贯而入。
这已经是三天之内第五次赏赐了。
......
册封大典定在四月十五。
这一日,京城张灯结彩,万人空巷。
王清晨在户部兑了五千两的铜钱,自城门沿着天街开始抛洒,铜钱抛洒了整整一天。
京师几乎万人空巷,全都聚拢到天街之上争相捡拾,传为一时佳话。
皇后之名一日之间便在京师传开了。
册封大典的盛况持续了整整三日。
京师的百姓还沉浸在皇后册封的喜悦中时,另一件大事又悄然拉开了序幕。
四月底,梁帝下旨,开设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