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524章 昌武元年

第524章 昌武元年(2/2)

目录

源徒上表,称已准备就绪,定于二月初十吉时,率亲卫三百,离京就藩,表章言辞恭顺,全无半分怨怼。

梁朝很快准奏,并令礼部依制筹备送行仪典,场面功夫做得十足。

王清晨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岳父离京之日,便是这场权力博弈暂告段落之时,却也意味着,自家老丈人与中央朝廷,自此天各一方,前途未卜。

二月初十,天色微明。

京师定鼎门外,旌旗招展,礼乐齐鸣。

梁朝竟派了杜秀臣亲自为代表,为魏王饯行,文武百官依序排列,场面宏大而肃穆。

源徒身着亲王礼服,立于华盖之下,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与前来送行的官员们一一话别,举止从容,看不出丝毫即将远离权力中心的落寞。

王清晨站在官员队列中,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自家岳父与百官交谈时,那份气度,仿佛不是去就藩,而是去巡视自己的领地。

终于,繁琐的礼仪完毕。

源徒最后向皇宫方向躬身一拜,向源冰那边轻轻点头随即转身,利落地翻身上马,领着三百骑兵,毫不留恋的朝着西方而去。

没有依依惜别,没有慷慨悲歌,只有决绝的背影,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百官渐渐散去,王清晨走到源冰身边让她靠着,无声安慰。

“爹,他真的走了,对吗?”她声音微颤。

“岳父有自己的打算!”王清晨心情也颇为沉重。

回府的路上,夫妻二人都沉默不语。

马车驶过京师街道,外面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依旧,仿佛一切都从未发生。

然而,一切都不同了。

三日后

王清晨刚至户部衙门,宋文清便急匆匆赶来。

“大人,陛下刚刚下旨,组建‘神机营’,由兵部直接统辖,所需军费单独立项,命我户部优先拨付。”宋文清递上公文,低声道。

“首批就要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

王清晨接过公文细看,眉头微蹙,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五十万两都能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了。

梁朝动作之快,出乎他的意料。

神机营明显是新帝打造的一支完全忠于皇帝的新军,以替代京武营留下的空缺。

“可知神机营由何人牵头组建?”王清晨问道。

“听说是远东宫卫率赵寒!”

这人王清晨倒是认识,当初梁朝皇陵遇袭,出了大力,算是梁朝心腹中的心腹。

“既是陛下亲旨,户部自当全力配合。”王清晨提笔批复。

“大人,这笔账是走官兑铺的盈余?还是走国库?”宋文清请示道。

“这些账目必须走国库正项,年前不是将拨付给漠北军的军饷截留了吗?既然是兵部提前要求的,就从那笔银子里出。”

官兑铺如今可谓是兵部最大的生钱来路,每个季度单从火耗来看,都能产生数十万两的盈余。

少府监和精铸监已经几番扩大,但是金银元的兑换仍旧是供不应求。

其中最大的主力反而是世家和商贾。

金银元在民间的保值率和认可度可要比散碎银子好使太多。

源徒离开之后,朝堂也陷入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如今梁朝大概已经不会再相信将门,却仍有昌武的心思,其中的矛盾朝堂诸公又该如何应对。

神机营的组建以极高的效率推进着。

兵部从初春便开始从从各地卫所遴选“身家清白、精壮伶俐”的士卒,赵寒更是从原太子府侍卫中抽调骨干充任中低层军官,确保这支新军对皇帝的绝对忠诚。

户部划拨的五十万两白银也如流水一般被花了出去。

崭新的军服、精良的武器、优厚的饷银,无不彰显着皇帝的重视与期望。

一时间,“神机营”成了京师最热门的话题,也吸引了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子弟。

而京武营则逐渐在冷落与忽视中慢慢腐烂,王清晨只觉可惜。

曾经四大营战力最强的京武营却是落得如此局面。

除此之外,京师还有一支部队,让梁朝顿感为难,那便是在六十年庆的时候先皇亲自册封的玄甲军,这支骑兵也是源徒奉命组建,其身上有着浓浓的魏国公的风格。

而这样一支骑兵,即便是梁朝也不忍心拆的七零八散。

想要拆散一支部队很容易,但是想要重新组织起来就千难万难了。

步兵他还有把握,但是骑兵,朝中敢夸下海口的都没有几个。

此时梁朝也在头疼这个问题。

而朝堂对于玄甲军的争夺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梁朝却是清楚,将这样一支拥有强横战斗力的军队,放在京师,迟早会耗尽战力,沦为平庸。

这日,梁朝将王清晨召入大明宫,王清晨便已有了猜测。

如今直面漠北压力的除了中央朝廷还有自家外公的北境军,而且从年初开始,梁朝便将自家外公的军事重心一再西移,和漠北军队的摩擦是迟早的事情。

若是自家外公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而梁朝担心的则是自家外公会不会如同自家老丈人一样做大,以至于无法收拾,所以自己就比较关键了。

其实,大朔境内还有一个值得托付的将领,那就是景国公。

但是景国公乃是南方将领,统领着大朔的水上部队,没有统领骑兵的经验,所以唯一的人选便只剩下自己的外公。

王清晨踏入大明宫书房时,心中已思虑万千。

殿内炭火温暖,驱散了春寒。

“臣王清晨,参见陛下。”他躬身行礼。

梁朝抬起头,放下朱笔,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溪言来了,平身。赐座。”

内侍搬来绣墩,王清晨谢恩后坐下,姿态恭谨。

“今日召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于玄甲军后续安排的看法。”梁朝开门见山。

王清晨心道果然为此事。

“此事臣不敢妄议,当由陛下决断!”

王清晨身为户部左侍郎,在这种事情上是不适合发声的,说什么都是得罪人。

而且他若是表现得太过积极,反而会适得其反,给自家外公造成困扰。

同时他也不确定梁朝此举到底是不是在试探。

毕竟他和源徒的关系想斩也是斩不断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