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崩坏·干柴·燎原大火(1/2)
“……”许多人在这段内容下都陷入了沉默。
仿佛有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能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说这样的惨剧太过悲惨,太过可怕?这样的话轻飘飘又干巴巴的,毫无意义,也根本表达不出来他们心中涌动的万分之一的情感。说这样的百姓已经丧尽人伦,毫无天理可言?这样的话确实也不假,但是显然非常傲慢,距离当时的百姓非常遥远,非常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还显得他们非常冷漠刻薄。
那还能说什么?
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最终,人们只能道:“河南这么严重,其他地方也轻不了多少……李自成要是这个时候过来,那他最后干掉明朝朝廷已然是理所当然……”
是的,就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这样的天灾人祸,这样的人间地狱,而明朝朝廷却毫无作为,不仅毫无作为,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他们竟然还能够依旧不断催逼赋役。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罢,或者诸如罗汝才等人,他们要是不能把明朝朝廷干掉,那才奇怪,才是不可思议,
不只是百姓们确定了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明朝的皇帝们——头脑清晰也愿意承认现实的皇帝——也有了这样的认识。
虽然非常恼恨这些推翻大明的反贼们,但是河南境内如此,其他地方就算不比河南也没好到哪去,而大明在当时还不能做出什么有效措施……
按照正常逻辑推下来,百姓们现在不可能不仇恨朝廷。
就算他们没有那么仇恨,等到起义军一来,一宣传,他们也会立刻开始仇恨朝廷,并且把自己遭遇的一切灾祸都怪罪到朝廷的头上,或者,至少把大部分灾祸都怪罪到朝廷头上去。
……虽然明朝皇帝们也觉得很冤,这怎么就能全都怪朝廷呢?
连年大旱,难道是朝廷想的吗?不!没有任何一个朝廷会希望治下连年的大旱,民生什么的就算不算,大旱也会导致朝廷的收入减少,会导致大臣权贵们自家的收入减少——至少田地的产出是要减少的。
所以,能怪朝廷吗?
至于说救灾的措施,朝廷也不是不愿意,那不是有心无力么。
当然,说是这么说,他们也知道这只不过是强辩……一个朝廷如果无能混乱到了这个程度,那就是这个朝廷的罪过……
李世民也在思考这件事情。
作为亲自打天下的人,又和两晋乃至隋朝距离比较近的时期的人,他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也相当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