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礼毕鲁府行(2/2)
田春闻言,心里暗自琢磨:“原来万岁不是一时兴起,竟是要把皇商局的生意铺开,拉着众人一起干,这般心思,可比只盯着眼前这点产业深远多了。” 他连忙躬身应道:“主子爷高见,奴才愚钝,竟没想到这一层。”
朱厚照笑了笑,没再多言,只吩咐宫人收拾行装,下诏启程回銮。
数日后,曲阜城外旌旗招展,銮驾仪仗排开数里。山东巡抚、布政使等一众官员皆身着朝服,恭立道旁,待銮驾行至近前,便齐齐跪地叩送:“臣等恭送陛下,愿陛下一路顺遂,圣体安康!” 朱厚照掀开车帘,对着众人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尔等各司其职,好生安抚地方,朕回京后自有嘉奖。”
銮驾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朝着北京方向行去。沿途州县皆有官员接送,一路顺畅无阻。终于在冬至节这日,銮驾驶入北京城。朱厚照坐在车内,望着窗外熟悉的街巷,心中暗忖:此番山东之行,既收了鲁府、孔府的产业,又定下皇商局的规矩,还得了个 “恩威并施” 的名声,倒算是圆满了。
留守京中打理政务的毛纪与王琼,连日来皆是心神不宁。圣驾在山东的举动只闻零星消息,具体处置鲁府、孔府的细节,竟半点不知。何孟春等扈从大臣便从曲阜回京,二人忙邀至衙署细问,待听闻皇帝如何 “调虎离山” 拘诸王、借朱当沍收鲁府产业、又以股份安抚孔闻韶的前因后果,皆沉默良久。
毛纪指尖捻着颌下长须,眉头皱成个川字,心中暗自嘀咕:“这步步为营的法子,绝非陛下一时兴起,定是有人在旁献策!” 他第一念头便想将这口黑锅扣在张大顺头上,可转念一想,那张大顺哪生得出这般缜密下作的心思?又摇了摇头,把这念头压了下去,只对着王琼叹道:“陛下此番行事,倒比往日多了几分算计,只是不知背后究竟是谁在支招。”
王琼抚着案上的奏疏,面色沉郁:“管他是谁,如今鲁府、孔府的产业尽入皇家,皇商局又拉了勋戚宗室入局,往后这朝堂的心思,怕是都要围着‘利’字转了。” 二人相对无言,衙署内的炉火虽旺,却驱不散二人眉宇间的沉郁。
未过两日,宫中便传出旨意,以 “大理寺右丞毛伯温、户部侍郎王承裕、刑部左侍郎刘玉、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承勋奉旨清查鲁府、孔府田亩有功” 为由,下诏升赏:“毛伯温升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王承裕升南京户部尚书,刘玉升南京刑部尚书,李承勋升南京刑部尚书。”
旨意传至朝堂,众官先是哗然,随即皆暗自琢磨。毛伯温从大理寺右丞升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是实打实的升迁;可王承裕、刘玉、李承勋三人,虽从侍郎、副都御史升为尚书,却被派往南京任职。南京虽有六部,终究是远离中枢的闲职,这哪里是升迁,分明是 “明升暗降”!
先前有几位言官还想着弹劾这几人 “清查过苛,伤及宗室圣人之后”,见此情形,皆默默压下了奏疏,陛下既已用 “升赏” 的名义将人调离京城,再弹劾便是拂逆圣意,倒不如见好就收。左顺门外一时安静下来,只余下太监宣读旨意的余音,在广场回荡。
百官心中皆明了:陛下这是用一道升赏旨意,既堵住了悠悠众口,又不动声色地处置了清查之事的经办人,这般手段,比直接降罪更显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