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来自大唐皇帝的鼓励(2/2)
“呜呜呜,妾身怎么又哭了,夫君,夫君,我想给大唐皇帝磕个头。”
女人柔柔弱弱的哭着,男人则是长吁短叹的感慨,不断安抚道:“赶紧睡吧,赶紧睡吧,心里的感恩先记着,等以后有了力气再磕头,你今天没舍得吃饭,动弹一下会消耗力气。”
“媳妇,你放心,你说的对,咱家有盼头的。”
“现在已经不用靠着施粥活命,现在靠着我自己就能养活三个孩子,等到二丫头的病好了,全家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睡吧,睡吧……”
“风好像停了,你们娘几个不用担心我被冻着,我壮的很,没风的时候根本不觉冷。”
男人安抚声中,女人喃喃的呓语,夫妻两人怀里的三个孩子仿佛不再畏惧天气,渐渐一家人在艰难之中进入了梦乡。
杨一笑看的泪流满面。
顾朝露已经哭的直不起腰。
他们两口子担心吵醒那些蜷缩的百姓,因此哪怕流泪也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杨一笑是强行克制自己的哭声,顾朝露则是用手使劲捂住自己的嘴。
……
夜更深了!
远处响起巡街士卒的脚步声。
由远及近,很快到达,当士卒们看到两个人影站在雪地上,正准备问一问大半夜的不回家干什么,然而没等士卒开口,杨一笑已经挥手示意。
在他挥手的同时,顾朝露轻声开口,道:“陛下在此,莫要做声,谁敢搅扰了墙角百姓,休怪本宫治他一个扰民的罪。”
士卒们顿时一惊。
当下连大气也不敢喘,全都小心翼翼的立直身体,领队的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的行礼,低声道:“陛下,需要末将等人守护么?”
杨一笑摆摆手,同样低声道:“朕有暗卫,无需尔等,继续去巡街吧,如果发现冻僵之人立刻救治。”
领队连忙点头,但却忍不住小心翼翼又开口,解释道:“陛下,小京的政策很好,各个街口常年开设粥棚,这些前来求医的病人都可以领取施粥……”
“只不过,只不过,陛下您曾经制定过政令,对于百姓只可救急但不救穷。”
杨一笑‘嗯’了一声,道:“你说的不错,这是朕制定的,并且,朕到现在也认为这政令没有问题。”
“治理一国,如同治村,乡里乡亲可以帮扶突发的急难,但却不能一直帮扶……”
“毕竟这世上的穷苦太多太多,帝王能做的只能是引领穷苦自救,所以朕可以救急,但无法对几千万人一直救。”
“最终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杨一笑说到这里,发现领队竟然拿出册子记录,这让他不由好奇,忍不住问道:“你竟然识字?而且怀里备着速记的炭块做笔?这是为何?上官要求么?”
领队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小声小气解释道:“回禀陛下,末将确实认识一些字,我家孩子在书院读书,每晚走读回家教我写字,但这册子不是上官要求,是我自己要记载事情。”
“我孩子学的是民政,毕业的时候要写一份答卷才能过关,因此,我收集记录巡视所见的事情给孩子用。”
杨一笑不由欣慰,点头赞许道:“很好,朕为你孩子欣喜,同时,也颇为赏识于你。”
“去继续巡视吧,等会应该有暗卫出现询问你名字,告诉他,让他记下来。”
“朕见你如此上进,应该给予一些重担。”
“但是现在不合适宣旨拔擢与你,朕还要在这里看看求医的穷苦,尔等去吧,莫要滋扰。”
“走之前干点事,从你册子上面给朕撕下一张纸,再把炭块留下,朕等会需要用一用。”
领队又惊又喜,但却不敢发出声音,连忙撕下册子一页,又把炭块恭恭敬敬送上,行礼之后,带领士卒继续去巡街。
当脚步走远,杨一笑缓缓转身,他目光重新看向墙角,忽然举步走向刚才那个五口之家。
他用炭块在纸上写了几行字,轻轻的放在这家人的草褥子之中。
然后,示意顾朝露掏出一锭银子,同样也轻轻放下去,搁在了睡梦之中还在打哆嗦的男人脚边。
再然后,杨一笑和顾朝露蹑手蹑脚的离开。
他们夫妻的身影,慢慢隐入夜色,直到距离医馆很远很远之后,两口子才一起悲伤的放声嚎啕。
……
一夜过去,天色放亮!
那个五口之家在寒冷之中醒来,入眼看到了脚边的银子和草褥里的纸张。
他们不识字,于是找人帮忙念诵……
“莫愁前路无期盼,来到大唐便是民,撑下去,日子一定有盼头。”
“相见有缘,留书子民,朕乃杨一笑,大唐之君父……”
“朕祝福,二丫头一定能治好,你们全家,日子红火。”
“赠银一锭,以为资助,愿你二丫头病好之后,笑如银铃让朕闻之。”
“以上,留字,既然老天不顾尔等,朕便来做这人间的天。”
浅浅一页纸,了了数行字,当识字的小书生帮忙念完之后,忍不住小脸惊讶的脱口而出,道:“这这这,这是来自大唐皇帝对你们的祝福……”
于是,五口之家瞬间嚎啕。
紧跟着,整个医馆门口跪满了一地人,所有的求医者,感同而身受。
大唐皇帝的祝福,大唐皇帝的祝福啊。
古人迷信,信天信地信帝王,有皇帝亲口的赐福,他们觉得孩子一定能治好。
无数妇人大声嚎啕,搂着孩子哭的泪水磅礴,不断喃喃道:“娃儿,娃儿你知道么,大唐皇帝赐福你,你一定能活下来,一定能……”
“娃啊,娃啊,你有大唐皇帝赐福!”
……
【第二更送上,几天剧情太连贯没分章,字数也是八千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