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熄灭烛火都一样(2/2)
除此之外,凌烟阁功臣也是激励臣子的最好地方。
杜荷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枢密院设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中间,臣待在枢密院处理政务最为合适。”
“不然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找臣,他们还得通过层层审批,才能够在甘露殿见到我。”
“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很多,臣担心会影响政务的运转。”
听到杜荷这么说,李承乾只能同意下来。
今年需要推行多个重大国策,都需要杜荷这个百官之首去把关。
两人又商议了半刻钟,眼看大殿外的天色逐渐变得昏黑,杜荷这才起身告辞离开两仪殿。
回到公主府后。
杜荷发现大堂内堆挤着密密麻麻的礼物,看了一圈发现,这些礼物都是那帮藩王和文武大臣所送。
好家伙!
这帮人还真是不肯落人一步,也跟着一起送重礼。
杜荷摇了摇头,随后朝杜武下令道:“拉一半的礼物送给陛下,就说是众藩王和百官所送,庆祝他开设兵工厂。”
“诺。”
杜武领命后,连忙安排人搬礼物。
回到后院。
杜荷陪着一众妻儿吃完膳食,随后在寝房内闲聊起来。
这些天杜荷忙的找不着北,压根就没有时间陪伴妻妾。
李仪轻声问道:“夫君,陛下把中原二十五州封为你的领地,你这边打算何时组建官吏?”
“封地的税收和劳役,得有人管着才行。”
大唐设立的诸侯王,没有商周时期的诸侯王权力那么大,并不能组建微缩版朝廷的官吏。
诸侯王的官吏体系跟当前的王府一样,主要分为王官、府官、亲事府和帐内府官员、以及亲王国官员。
这四部官吏,各司其职。
王官是一群陪伴在藩王身边的人,这帮人的定位就是幕僚和内侍,主要有傅、谘议参军事、侍读和东西阁祭酒。
府官跟朝廷的尚书省差不多,负责封地的具体政务推行和管理,主要有长史、司马、主簿和七曹参军等;
亲事府和帐内府官员,执掌封地的军事力量,主要有典军、副典军、校尉和旅帅等。
亲王国官员做的是杂事,掌营膳食、教授内人和畜牧等事,主要有令、大农、尉和丞等。
思索一番后。
杜荷轻声说道:“仪儿,韩王府的官吏由你来筹建,官吏选拔也由你全权负责,现在只需要选几个核心人物即可。”
“待大唐一统天下,我再重新调整和完善王府官吏。”
现在他的封地官吏,并不怎么需要王府的人去做,而是由朝廷这边统一监管。
只不过本该上缴朝廷的赋税,入他私人的口袋而已。
李仪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先选公主府的人,负责封地的税收,至于施行政务由你那边下令吧。”
“好。”
杜荷微笑着应道。
他的这四个妻妾都是有本事的人,封地的事情交给她们负责,没有一点问题。
...
翌日。
百官朝会过后。
杜荷把枢密院的一众官吏,全都叫去自己的办公房内。
闲聊几句。
杜荷微笑着说道:“诸位,陛下让本王全权筹备兵工厂,奈何本王政务繁忙,没办法负责具体的运行。”
“思来想去,只能从你们这边挑出一人负责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