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绝境反应(2/2)
同样在城内忙着的人,还有卫觊,他坐镇于府库,面前堆满了竹简和账簿。
“粮仓存粮,尚可支撑全城军民三个月?不,立刻重新核计,按最坏情况,围城半年计算!”
“若是严格控制配给,或可支持半年。”
“还有各地征调来的粮草,也要加紧运输才行。”
“军械监的弩箭存量几何?弓弦是否完好?药材!特别是金疮药还有多少?”
“不行,这些东西,必须分散存放,不要被楚贼的奸细给毁了。”
他不断向属下发出指令,每一个数字都关乎存亡。
一名属官面带难色:“卫大人,如此紧缩用度,恐底层官吏,还有民间百姓,会有怨言。”
卫觊猛地抬头,目光锐利:“怨言?若楚军破城,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执行命令!”
“若有煽动闹事者,以通敌论处!”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名士,而是一个冷酷的统筹者。
曹魏皇宫内。
曹丕亲笔写好了两封信件。
一封,交给了田豫的儿子田彭祖,让他前往幽州,呈给司马懿,让司马懿速速集中幽州和辽东青壮,火速南下。
另外一封,则交给了牵招的儿子牵弘,让他找机会渡过黄河,潜入徐州,找诸葛亮求援,希望诸葛亮能看在大局的份上,支援曹魏。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曹丕还在认真执行计划,想着如何对抗士颂大军时,一骑来自并州的快马,带着满身风尘与绝望,冲入了邺城。
同时,另一匹快马,也传来了幽州的最新消息。
“陛下,并州急报!”
信使几乎是爬着进入大殿的,声音泣血。
“九原城破,并州边军,几乎全灭!”
曹丕猛地从御座上站起,身体晃了两晃,几乎栽倒,被身旁内侍慌忙扶住。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曹丕的声音尖利得变了调。
信使伏地痛哭:“九原那边,听闻黎阳之战,我军失利,那鲜卑和南匈奴胡人,暗中投靠北楚部陈到,偷开城门,引贼军入城。”
“城内文武,自辛毗大人以下,皆殉国成仁。我军逃出者十不存一,大半被俘,余者非死即散!”
“怎会如此!”曹丕咬牙切齿,对于这个消息,完全无法接受。
只是不等他反应过来。
又有一来自幽州的使者,走进大殿,带来了司马懿的书信。
“陛下,幽州大都督司马懿上报,北疆扶余国,和东部鲜卑暗中勾结,欺我大魏无人。”
“司马大都督自封假晋王,震慑外族。”
“现已统领八万幽州军主力,杀入扶余国,让外族闻风丧胆。”
曹丕听到这消息,脸色铁青,怒意几乎要从他的眼中喷射出来。
“你说什么!”
“司马懿自封晋王?”
“我在黎阳大败,他不管不顾,自己给自己封个晋王,还带着军队去了扶余国。”
“悔不该给他带兵的机会啊!”
“噗——!”
并州大败,幽州叛逃。
两个消息一同传来,曹丕再也支撑不住,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染红了身前御案上的绢帛。
接着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天欲亡我大魏乎?”
昏迷前,曹丕依旧以微弱的声音,发出疑问。
倒是周边的内侍忙做一团,连忙传太医来照看曹丕。
毕竟正值壮年,又有各种上好药物调理,当天晚上,曹丕就醒了过来。而后,他就这样呆坐了一夜。
最后,发出了一声声地狂笑。
邺城之秋,朔风如刀。
在刮过铜雀台高耸的飞檐后,发出呜咽般的尖啸。
此刻,台内与台外,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外面,是日薄西山的帝国与回天乏力的无奈。
门内,则是一种散发着酒气,和令人窒息的暖热。
曹丕病愈已逾半月。
好消息,是西楚大军似乎还在稳扎稳打,并没有第一时间追击而来。
坏消息嘛,倒是不少。
并州那边几乎已经断绝了消息,最后一次传来的信息显示,叛徒乐进,亲自率领一支部队,开始安定并州了。
而北楚部主力,则在陈到,唐瞬的率领下,穿过壶关,即将进入冀州。
而且,原本乐进麾下的袁熙,也跟在在这支部队里,好像是要来找他曹丕,报夺妻之仇的。
曹丕的人头,自然轮不到袁熙来斩。
但背叛了袁熙的中山郡甄家,只怕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另外就是邺城东面,楚国海军,也在渤海郡登陆了。甘宁和徐庶,带着数员副将,一路劫掠粮食,横穿渤海郡,居然无人敢去拦截。
想来,士颂的主力大军这段日子没有动作,一方面是在养精蓄锐,筹备物资。另外一方面,多半就是在等待这两支部队。
到时候,三路大军,一起在邺城汇合,到那时,士颂手上,可就有三十多万军队了,即便是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辅兵。
但装备精良的楚国辅兵,也不是如今的大魏将士,可以轻视和小看的存在了。
届时,不论是人数,军械,物资,曹魏这边所有的一切,都处于绝对的弱势,这邺城如何守得住?
“唉,我这是怎么了,如此美妙的时刻,我去想什么军国之事,真是扫兴!”
曹丕忽然自嘲的笑了笑。
他斜倚在锦榻上,眼窝深陷,望着殿中旋舞不休的彩衣出神。
是的,曹丕在接连受到打击后,选择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