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夏第一武世子 > 第1137章 踏破贺兰山缺

第1137章 踏破贺兰山缺(1/2)

目录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

六月的河套草原,牧草青青,但大明的铁骑已经踏平了整个贺兰山缺。

十万兵马留守河套,驻扎在西庆府。天子赵辰令秦叔同负责肃清河套少数民族大军,清理拓跋等少数民族部落。秦叔同用兵,谢黎明率领一众武将执行,务必要在三个月内让河套地区变得安全。

诸葛长风从武威赶来,带来了朝廷早就准备好的两百文官,朝廷要修建一条从武威横穿河套、戈壁滩、大沙漠,经过张掖,一直到达玉门关的道路,主要用来运输军用物资和粮食。这条道路上千里路程,工程量十分浩大。

关中和陇西地区现在已经人满为患,老百姓耕地严重不足,天子赵辰以八百里快马通知长安、洛阳州府,迁移30万汉人前来河套地区开垦良田,朝廷发放其路资,种子、农具,为其修建房舍,确保安全。有了这30万汉人,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少数民族。

这些汉人沿着新修建的道路,选择险要的关口建立军镇,实行保甲制度。开垦的良田五年免除税费,参加劳役按照中原汴梁的工资结算。

天子赵辰相信,用不了几年,有勤劳的汉人,祁连山,阴山等大山上融化的雪水,河套地区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塞上江南,承载数百万汉人没有问题。汉人一多,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就产生不了什么危险。

西庆府中,府衙位于拓跋王帐。秦叔同占据王帐东边,开始点兵升帐,按照天子赵辰的意见,河套地区只是清理青壮骑兵,对他们实行劳动改造,分布在数千里的草原上,产生不了威胁。而敦煌之地,则是采取杀胡政策,只要不投降的胡人,一律处死。

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城中的拓跋人多是贵族,已经基本上被带走,要么去修路,要么被送往武威转送内地。西庆府是大军的驻地,行政场所,暂时不能留这些拓跋人。

军令一下,十万大军兵分二十路,冲向了整个河套草原、河流、戈壁和高山山谷,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整个河套草原,对草原部落的青壮进行抓捕。同时把部落的首领、宗亲带往西庆府,这些人也是影响今后地方政策的绊脚石,必须给予清除。

顿时,大明大军的铁骑浩浩荡荡奔向了整个河套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冲进了拓跋部落,把剩存的两三万青壮全部抓到了西庆府。对于敢于反抗的人员,特战大队的弩箭和燧发枪的子弹一动,这些人立即就安稳了。

大明大军的威严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草原,所有的草原部落就像是待宰的羊羔一般瑟瑟发抖。

贵族首领的宗亲三万多人也被带到了这里,历史经验告诉赵辰,怀柔政策不好使,留着这些人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只有彻底清除部落中的上层阶级,政策才能更好地执行。

抓来的两万青壮立即被运送到了整个河套地区修路的地点,他们将参加伟大的修路劳动,天子赵辰称之为劳动改造。并且开始教习他们汉语,改造成功之后则放回部落,顽固分子则送往敦煌,那里需要更多的民夫。

而那些贵族宗亲则被送往遥远的太原,那里将建设工业园区,这些人可以在园区里面劳动改造,赚取工资生活。这些人由于阶级原因,就只能长久地生活在太原了。

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河套地区的部落贵族和青壮被清理一空,下一步就要看诸葛长风这些文官的了。能不能管理好河套地区,军队是保障,但下一步文官的管理更加重要。

朝廷在河套地区设立西庆州,诸葛长风担任知州。他到了西庆府后,便一直住在府衙之中!

六月十日上午,诸葛长风在府衙召集麾下官员商议河套地区的治理问题。武威公的大军已经开始对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进行清理,那些上层吃利阶层被清洗,下一步有利于他们加强对部落的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