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难点在哪?(2/2)
很多从农村、从偏远地区考出来的孩子,家里供他们读到大学已经掏空了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哪里还有余力支持他们这些‘昂贵’的梦想和必要的实践?
不少极好的苗子,就是因为这沉重的经济压力,要么忍痛放弃了设计梦想,选了不喜欢的专业,要么被迫四处奔波,去接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临工,严重荒废了学业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您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境,更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光明的、值得期待的未来出口!
这是真正在为我们国家培养实实在在的、有创新能力的顶尖设计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岂有不支持之理?!”
苏青靡见郑林校长如此激动且高度认可,嘴角也露出了真诚而欣慰的微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郑校长言重了,您过誉了。
说到底,这仍是一场追求共赢的商业合作。说实话,提出这个方案时,我还暗自担心,您会觉得我这套模式太过现实、资本化,像是在利用协议绑架、剥削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呢。
毕竟,现在的政策风向,虽然鼓励经济发展、个体经营,但‘资本’、‘剥削’这些词还是很敏感,有些界限需要小心把握,舆论压力也不小。”
一直旁听,眼中异彩连连、不断受到启发的钱正峰,此刻忍不住插话问道,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推广的急切:“小靡,你这个‘项目生’的计划,构思确实精妙绝伦!高屋建瓴!
既精准解决了优秀学生的实际困难,又为企业提前锁定了高质量人才,还促进了教育改革,一举多得!
你看,这个模式有没有可能在我们苏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的大学和相关企业中进行大面积推广?我可以出面牵头,组织协调一些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对应的大学、中专院校合作,仿照你这个模式来资助学生,这样岂不是能一举解决更多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分配难题?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苏青靡看向对自己关怀备至、一心为公的钱叔叔,心中温暖,但理性告诉她必须陈述利害。她缓缓摇了摇头,泼了一盆必要的、冷静的冷水:
“钱叔叔,您的心意、远见和为民服务的急切心情,我是完全明白并且十分敬佩的。但是,请恕我直言,我认为在现阶段,大面积推广‘项目生’模式的条件,可能还远未成熟。”
“哦?为什么?难点在哪里?”钱正峰虚心求教,态度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