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新程再启,携手奋进(1/2)
林宇的公司在中东市场历经波折,好不容易站稳脚跟,本以为能迎来一段平稳发展期,可命运总爱开玩笑,刚解决原材料与市场拓展难题,新挑战便如汹涌潮水般呼啸而至。业务量呈井喷式增长,订单堆积如山,原有的办公场地瞬间沦为 “沙丁鱼罐头”。狭小空间内,员工们摩肩接踵,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倒那堆积如山、摇摇欲坠的文件。嘈杂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集中精力,办公效率直线下滑,整个氛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祸不单行,当地政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强势出台新环保政策,对企业生产设施的环保标准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公司部分生产设备 “年事已高”,技术陈旧,面对新政策,就像蹒跚老人面对百米冲刺,根本无力达标。一旦被查,高额罚款是小事,停产整顿才是致命一击,公司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将毁于一旦。
林宇得知消息,只觉一股无形压力如泰山压顶,眉头瞬间拧成 “川” 字。他深知事态紧急,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在会议室里召开了一场气氛凝重的紧急会议。行政部门负责人哭丧着脸汇报:“林总,这办公场地实在没法待了,员工们连转个身都困难,工作积极性一落千丈。新环保政策更是把我们逼到墙角,生产设备升级刻不容缓,初步估算,解决这两个问题,资金缺口可不是小数目。” 财务总监也一脸愁容地补充:“公司资金储备虽说有点底子,但要同时应对这两座‘大山’,明显力不从心。想贷款吧,以咱们现有资产状况,能贷到的额度有限,利息还会加重运营成本,这可如何是好?”
林宇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如炬,斩钉截铁地说:“办公场地和生产设备升级,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绝不能因资金问题退缩。组建专项小组,全力寻找新办公场地,空间要满足未来至少 3 - 5 年发展需求,位置选在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的地段,租金严格控制在预算内。研发团队马上联系设备供应商,在保证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挖掘性价比高的升级方案,能省一分是一分。财务部门优化资金计划,梳理各项目资金流向,从非关键项目挤出资金,保障这两项重点工作。”
寻找新办公场地的日子里,林宇亲自带队,穿梭于中东各大城市的商业区。他们一家家考察写字楼,有的场地宽敞,租金却高得离谱,像天文数字般让人望而却步;有的租金亲民,位置却偏僻得如同荒野,员工通勤不便,业务往来更是困难重重。经过无数次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和艰苦谈判,终于在一个交通枢纽旁、配套设施完备的商业中心,觅得理想场地,租金也在可承受范围内,可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楼却在灯火阑珊处”。
与此同时,研发团队与设备供应商展开深入洽谈。他们详细了解各类环保设备性能、价格、维护成本,为降低成本,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改造方案,与供应商技术人员反复探讨、试验。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最终敲定一套既能完美契合环保标准,又能最大程度节省资金的设备升级方案。在升级过程中,公司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各部门紧密协作,避免因设备更新影响产品交付。尽管困难重重,在林宇的统筹协调和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公司成功完成办公场地搬迁和生产设备升级,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苏瑶的工作室海外分校在成功应对竞争后,学生数量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然而,随着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新问题接踵而至。校园教学设施逐渐捉襟见肘,图书馆书籍数量稀少,种类单一,学生们想要的专业资料和课外读物常常 “一借难求”。实验设备更是老旧,故障频发,根本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实践需求,实践课效果大打折扣。
分校管理体系也在海量学生事务面前 “原形毕露”。管理流程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处理学生课程安排、成绩管理等日常事务时,错误频出,混乱不堪。比如,一次课程安排中,因管理人员疏忽,多个班级课程时间冲突,学生们在教学楼里四处乱窜,场面一度失控。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苏瑶敏锐察觉到问题严重性,深知若不及时解决,分校发展将陷入困境。她果断组织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教学部门主管焦急地汇报:“苏校长,学生越来越多,教学设施跟不上,学生学习体验极差,管理上也乱成一团,课程安排、成绩管理错误不断,严重影响学校口碑。” 苏瑶表情严肃,点头说道:“形势严峻,必须立刻行动。教学部门马上列出教学设施采购清单,优先采购学生急需物品。引入先进管理软件,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同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为学校未来发展提前布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