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风云再起,共克时艰(1/2)
林宇的公司凭借新产品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取得阶段性胜利,却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一些不良商家心怀嫉妒,在暗处策划了一场恶意打压。他们在各大社交平台、行业论坛以及线下渠道四处散布谣言,宣称林宇公司引以为傲的智能化系统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用户信息如同暴露在狂风暴雨中的纸障,毫无安全可言;个性化定制平台更是数据保密性极差,用户隐私随时可能被泄露。这些谣言像病毒一般,借助网络的力量迅速传播,消费者们的心头被疑虑笼罩,原本热烈的购买热情瞬间冷却,公司销售业绩急转直下,如高台跳水般一落千丈。
林宇得知此事时,正与重要客户进行商务洽谈。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负面新闻,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强压心中怒火,礼貌而迅速地结束会议,马不停蹄地召集公司高层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灯光惨白,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凝重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林宇站在众人面前,表情严肃,眼神却透着坚定:“各位,这次恶意抹黑对公司的冲击巨大。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马上行动。公关部门立刻筹备新闻发布会,把产品从研发到上线过程中的每一项安全保障措施梳理清楚,用详实的数据和权威的检测报告说话。技术部门全员出动,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从底层代码到应用界面,一个字节都不能放过,确保没有任何漏洞。同时,收集造谣者的证据,法务部门迅速跟进,起诉那些不法分子,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高层们深知事态的严重性,纷纷领命,脚步匆忙地离开会议室,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应对工作中。林宇明白,这次危机不仅关乎公司的声誉,更决定着公司未来的走向。接下来的日子,他白天奔波于各个部门,了解应对进展,安抚员工们不安的情绪;夜晚,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他紧盯市场动态,分析消费者反馈,绞尽脑汁调整公司战略,以防更多危机的出现。
与此同时,苏瑶的工作室也陷入了困境。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学员人数日益增多,原本宽敞的教室变得拥挤不堪,桌椅摆放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显得狭窄。而工作室所在商圈周边,合适的场地租金高得离谱,远远超出了工作室的预算。更糟糕的是,一些竞争对手为了抢夺生源,大打价格战,推出低价课程,还在工作室附近发放传单、张贴海报。这一招果然奏效,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学员和家长经不住低价诱惑,纷纷转投他处,工作室的报名数据急剧下滑。苏瑶看着报表,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但苏瑶毕竟经历过诸多风浪,她很快调整好心态,冷静地召集工作室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商讨对策。她语气平和,目光坚定地说道:“老师们,我们现在遇到了难题,不过这也是成长路上的考验。场地问题,我们明天就去和房东沟通,带上工作室的发展规划,诚恳地说明我们的需求,看看能否协商扩大现有场地,或者争取一个更优惠的续租条件。至于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我们不能盲目跟风,那样只会陷入价格的死胡同。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教学特色和质量。我打算组织几场免费的公开课,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邀请家长和学员来现场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我们独特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的专业素养,用实力征服他们。同时,加强与老学员和家长的互动,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学习成果分享会,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新学员。”
老师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赞同。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工作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接下来的日子,苏瑶忙得像个陀螺,上午和房东协商场地事宜,下午又要策划公开课细节,晚上还要回访学员家长,虽然身心俱疲,但她的眼神始终坚定,坚信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工作室一定能冲破困境。
小宇的科研团队同样遭遇挫折。新产品推出后,团队本以为能顺利打开市场,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许多传统企业对新技术心存顾虑,态度保守。他们或是担心新技术不稳定,会影响自身生产流程;或是害怕更换设备、技术带来高额成本。面对科研团队的拜访,不少企业负责人都婉拒合作,使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长极为缓慢。团队成员们日夜的努力似乎付诸东流,大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士气一落千丈。
小宇敏锐地察觉到团队的低落情绪,他将大家召集到实验室,目光扫过每一位成员,随后用力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伙伴们,我们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传统企业的保守,我们早就预料到了,这恰恰是我们证明实力、展现决心的绝佳机会。接下来,我们主动出击,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制作详细的产品演示方案,收集行业内成功应用的案例,用实际成果让他们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同时,研发部门再辛苦一下,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让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