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昭华莫负 > 第574章 沈如入宫见太后 1

第574章 沈如入宫见太后 1(1/2)

目录

七月十八的晨光带着夏末最后一丝黏腻,斜斜淌过相府朱漆大门时,沈如正对着菱花镜调整凤钗。镜中少女着一身月白绣暗纹的褙子,领口袖缘滚着浅粉缠枝莲边,乌发松松挽成垂挂髻,只簪了支赤金点翠步摇——再过二十二日便是八月初十,她要嫁与太子秦君泽为妃,今日入宫给太后请安,需得持重中透着灵动,既显丞相嫡女的端庄,又藏待嫁女儿的娇憨。

“小姐,时辰差不多了,再晚些宫门口该排队了。”贴身丫鬟香菱捧着描金漆盒进来,盒里盛着给太后准备的贺礼——两匹江南新贡的云锦,还有一匣用荷叶裹着的鲜莲蓬,是沈如特意嘱咐厨房今早从后园池子里摘的,太后素来爱这口清苦回甘的滋味。

沈如抬手让香菱替自己理了理衣襟,指尖触到袖口绣着的并蒂莲,忽然想起三日前太子派人送来的那柄玉如意。玉色莹白,柄上雕着鸳鸯戏水,随侍太监笑着传太子口谕,说这是先帝赐给太后、太后又转赠太子的旧物,如今送与她,算是提前定下的“信物”。那时她握着玉如意,指尖竟有些发烫,连耳根都烧了起来。

“小姐,您又走神啦。”香菱笑着打趣,“再不走,一会儿赶不上辰时的宫门放行,咱们就得等午时了。”

沈如轻咳一声掩去羞赧,接过香菱递来的素色纱帽,帽檐垂着的细纱能挡去路上的风尘,却不碍着视物。

相府的马车早已候在门外,乌木车厢雕着“沈府”二字,车轮裹着厚棉,行起来平稳无声。香菱扶着沈如上车时,还特意往车座下垫了层软垫:“小姐身子弱,这一路得半个时辰,可不能硌着。”

马车缓缓驶动,车窗外的街景慢慢后移。

七月的京城还留着暑气,路边的槐树却已开始落蕊,细碎的黄花粘在青石板上,被车轮碾过,留下淡淡的香。沈如撩开车帘一角,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挑着担子卖莲蓬的小贩,牵着孩子买糖人的妇人,还有穿着青衫赶路的书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烟火气,和相府里规行矩步的日子截然不同。

“小姐,您看那边!”香菱忽然指着街角,“那家‘福记’的糖糕,您上次说好吃,要不要让车夫停一会儿,买几块带进宫?”

沈如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福记”的幌子在风里晃着,门前还排着队。她摇摇头:“算了,入宫请安要紧,何况宫里的点心比外头精致,不缺这一口。”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想起去年元宵,她跟着母亲逛灯会,在“福记”买了块芝麻糖糕,刚咬了一口,就撞见了微服出行的太子。那时她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只觉得这公子眉眼温润,见她被糖糕粘了嘴角,还递来一方干净的帕子。后来在宫宴上再见到他,她才惊觉那竟是太子秦君泽,当场窘得差点打翻了酒杯。

马车行至午门时,辰时刚过。宫门口已经停了不少马车,都是各府夫人小姐来给太后请安的。沈如由香菱扶着下车,刚站定,就听见有人唤她:“沈小姐留步。”

回头一看,是工部尚书家的嫡女柳嫣然,穿着一身水绿褙子,身后跟着两个丫鬟。柳嫣然与沈如自幼相识,去年选秀时本有机会入宫,却因母亲病重请旨归家,如今见了沈如,脸上满是笑意:“早听说你要嫁与太子殿下,今日一见,果然是容光焕发。”

沈如屈膝回礼,语气温和:“柳姐姐取笑了。姐姐今日也是来给太后请安的?”

“可不是嘛,”柳嫣然上前挽住她的胳膊,声音压低了些,“太后近日身子不大爽利,昨儿还传了太医,咱们今日可得多劝着些,让太后开心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