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人活着 不是为钱 而是为了值得(2/2)
“你说咱们走了,是不是太狠心了?”李母轻声问丈夫。
“不狠心。”李父放下茶杯,目光沉静,
“留在城里,每天看着空房子,听着邻居议论,心里只会更痛。
现在这样挺好,清净,也能让嘉琳带着孩子自由生活。”
他们并非彻底断联,每周日早上九点,视频通话准时响起。
小跳会奶声奶气地喊“爷爷奶奶”,星星则喜欢对着屏幕拍手笑。
偶尔蔡嘉琳也会出镜,聊聊孩子们的成长,讲讲基金的新进展。
“爸,妈,你们放心。”
有一次,蔡嘉琳朝着他们说,
“我会教他们记住爸爸的故事,也会让他们活出自己的人生。”
那一刻,两位老人相视而坐,眼中含泪,嘴角却扬起了久违的笑容……
短短一个月,“云光计划”已在全国建立七个分支机构,
累计援助家庭87户,资助贫困学生126名,建成三所“云光书屋”和一所康复中心。
这一切,也被媒体称其为“最温暖的民间公益”。
而蔡嘉琳,也完成了从悲痛妻子到公益领袖的蜕变。
她考取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参加了联合国妇女署组织的女性领导力培训项目,
并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悲伤之后,如何重建生活》的演讲!
“丧亲之痛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被转化。
我把对云峰的思念,变成帮助别人的动力。
这不是替代他的方式,而是延续他精神的方式。”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而在台下的某个角落,陈泽静静坐着,
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大学时代他们三人的合影:
李云峰咧嘴大笑,王旭和陈泽则搭着兄弟李云峰的肩,意气风发。
如今,照片里的人都变了模样,李云峰去世那天,王旭整个人喝了一天酒……
但那份情谊,却像埋进土壤的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成了遮风挡雨的大树!
临别之际,春雨淅沥。
蔡嘉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墓园。
李小跳懂事地撑着伞,小心翼翼护着妈妈怀里的花篮。
星星三岁,蹦跳着念诗:
“爸爸是星星,住在天上,
每晚都看着我和哥哥睡觉觉……”
他们在李云峰的墓碑前放下白菊与风铃草,点燃三支清香。
“云峰,”蔡嘉琳轻声说,
“小跳去年拿了幼儿园画画比赛第一名,画的是你抱着他看星星。
星星昨天第一次叫‘爸爸’,虽然还不懂什么意思,但我知道,你在听。”
风拂过林梢,铃铛轻响……
不远处,一棵新栽的樱花树随风摇曳。树下立着一块小石碑,刻着一行字:
“他短暂地活过,却长久地被爱着。”
这时,一名工作人员走来,递给她一封信。
“蔡女士,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匿名捐赠信,金额是一百万,
备注写着:‘致所有仍在黑暗中寻找光的人’。”
她打开信封,里面没有署名,只有一句话:
“谢谢你,让我相信善意仍有回音。”
她笑了,眼角泛起泪光……
多年以后,当“云光计划”被写进高校公共管理教材,
当李云峰的事迹成为城市道德楷模展览的一部分,
人们渐渐发现,一个人的死亡,并非终点!
它可以是一粒火种,点燃记忆,点燃良知,点燃无数陌生人内心的微光。
而在一座不起眼的老社区图书馆里,一本名为《给未来的孩子们》的手写日记被永久收藏。
作者是蔡嘉琳,扉页写着:
“亲爱的小跳、星星:
这本书,是关于你们父亲的故事。
他不是超级英雄,也不会飞,但他有一颗愿意为他人燃烧的心!
希望你们长大后读到这些文字时,不仅能感受到爱,
更能理解什么是责任、勇气与温柔。
也许有一天,你们也会面临选择,是转身离去,还是迎难而上?
到那时,请记得:你们的父亲,曾用生命回答过这个问题。”
窗外,夕阳西沉,余晖洒在书页上,仿佛镀了一层金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