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弹劾?!(2/2)
赵光义这番“先扬后抑”的话术,着实出乎百官意料。赵匡胤初听时也是一怔,随即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这位皇弟,心思是越来越深了。
正是这番维护,反而让赵匡胤下定了决心。 赵光义越是不愿放人,越说明这姚恕是其得力臂助。将此等干才从皇弟身边调去辅佐舅舅,既用了能人,又……稍稍平衡了朝堂之势,岂非一举两得?至于澶州,汴京门户,兹事体大,正需要这样一位有“萧何之能”的干吏去看着,他才放心。
赵普将赵光义那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冷笑,面上却波澜不惊,适时出列,只悠悠说了一句:“晋王殿下对姚参军赞誉有加,称其有‘萧何之能’。若如此,臣以为,再无第二人比姚恕更合适辅佐国舅,镇守澶州了。”
赵匡胤点点头:“赵卿言之有理,姚恕年富力强。去澶州历练一番也好,过些年再回户部也来得及。那此事就交由赵卿去办了。”
赵普应承后,退回列中。赵光义知皇兄已然决定,多说无益,也就沉默不语。
赵匡胤解决一块心病,顿时脸上有了笑容,想着下朝后踢上几脚蹴鞠,就想着早朝赶快结束,冲着台下说道:“众卿可还有事上奏?”
赵匡胤见无人再奏,心头一松,正欲宣布退朝。
就在这时!
文官队列中一人应声出列,嗓音尖利:“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心中皆是一凛——出列者,正是素以闻风奏事着称的御史王有仁!
赵匡胤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面容一紧,不耐道:“讲!”
王有仁高举笏板,朗声奏道,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臣,弹劾禁军侍卫亲军步军司都头,孙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