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借刀杀人(上)(1/2)
入石门关塞后,灵姑浮二话不说,下马跪倒在勾践面前,惭愧地拱手一礼道:“禀大王,下臣办事不力,令吴王阖闾走脱矣!请大王责罚!”
勾践闻言不可思议地俯视着耷拉着脑袋的灵姑浮,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正是看到灵姑浮、伯嚭被樟树林里的大伙逼入了灵姑浮及越军的包围,料定阖闾必死无疑才放心回石门关的。
然而,他没想到灵姑浮率领着数千越卒,还是让阖闾逃掉了,这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汝……寡人临行前,睹阖闾已然无路可逃,如今怎会如此?”勾践勃然大怒,以至于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他冲着灵姑浮吼道。
当此之时,他很想抽出腰间的越王宝剑,一剑劈下灵姑浮的脑袋以泄心头之恨。然而,他很清楚不能这么做。
一则灵姑浮在越军中威望很高,杀了他势必影响石门越军的士气;二则灵姑浮是鸢萝的丈夫,是大将军石买的女婿,而石老头老奸巨猾,且在越国朝堂的势力盘根错节。
范蠡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他心里早就乐翻天了,也许这就是他插手越国军方的最佳时机了。
“哼,如此便好,不负余一番谋划!然则灵姑浮尚不可死,罢,待吾运筹一番!”范蠡暗忖道。
……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他在会稽与大司马诸稽郢的偶遇。谁能料到,就是这一次看似平常的会面,竟然成为了王浩人生的转折点,给他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万籁俱寂,只有会稽城中的点点灯火,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王浩应约来到了与诸稽郢约定的地点,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他知道,越国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国危机,而他此次前来,就是希望能为越国出一份力。
两人见面后,寒暄了几句,便切入了正题。王浩向诸稽郢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了一个锦囊妙计。
他建议诸稽郢转告勾践,可以利用会稽的死囚来改变战局。这些死囚本就是将死之人,若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说不定能给越国带来一线生机。
诸稽郢听后,对王浩的计策大为赞赏,他觉得这个主意确实可行。他本想亲自把这个信息禀告给勾践,可勾践命他统筹兵马,以便他可以统兵亲往石门。
越军的兵马有限,且许多都是老弱残兵,兵力分散在全国各地,想要调集几千兵马,筹集他们的粮草就是一项费力的工作。
为了赶时间,诸稽郢必须亲力亲为,他需要马不停蹄地赶往全国各地,这样一来,他就没时间进宫谒见勾践了。
就在第二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他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大司马府。府门缓缓关闭,他转身踏上了马车。
车夫熟练地挥动着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发出轻微的嘎吱声。马车沿着街道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市集。
当马车驶过西街的一个拐角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他心中一紧,急忙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正疾驰而来,车辕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眨眼间,两辆马车在拐角处相遇,距离如此之近,仿佛只差一点就会撞在一起。车夫们急忙勒住缰绳,马匹发出嘶鸣声,马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微微摇晃。
“何人如此孟浪,险些冲撞吾家大司马,速速下车!”诸稽郢的车夫大怒,他冲着对面马车嚷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