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英皇公司出现(2/2)
他轻声回应:“希望如此吧。”
然而,当叶志铭的目光落在杨受成身上时,他不禁被对方的经历所震撼。
杨受成,这个号称“打不死的人”,其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
杨受成于 1943 年出生在香江,他的父亲是一家钟表零售修理店的小业主。
在杨受成十二三岁那年,家庭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变故。
他的父亲被老千(骗子)骗去了大量钱财,债主们纷纷上门逼债,甚至毫不留情地戳着他父亲的鼻梁恶骂。
那是少年杨受成第一次真正领略到倾家荡产的滋味,那种痛苦和绝望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
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立下了一个坚定的志向——一定要出人头地!
从那时起,杨受成便开始了艰苦的奋斗之路。
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在商海中崭露头角。
到了 70 年代末,他的事业已经如日中天。他不仅拥有 25 个地盘,还在大屿山拥有大片土地,正准备打造一个大型的度假村,可谓风光无限。
杨受成不仅善于赚钱,更懂得如何花钱享受生活。
他拥有两艘豪华游艇和六部顶级奔驰轿车,每次进入马场时,嘴里总是叼着昂贵的雪茄,仿佛那是他身份的象征。
仅仅是每个月抽烟的开销,就高达一两万元之多,如果按照楼市处于低潮时的价格来计算,他一个月所花费的烟钱,足以买下半个房屋单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79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让杨受成陷入了困境。
他的好友、着名骑师告东尼被指控涉嫌殴打《天天日报》董事韦建邦。
杨受成为了帮助好友解决这一麻烦,多次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韦建邦,希望能够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在中国文化中,做一个“和事佬”通常会被视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宽容和善良。
然而,杨受成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番好意却触犯了大英法律。
法庭最终以妨碍司法公正的罪名对他提起诉讼,并判处他入狱两个月,缓刑一年。
心高气傲的杨受成对这个判决结果感到非常不满,他坚信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于是决定上诉。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法官在重新审视案件后,认为原判刑罚过轻,于是在 1981 年改判杨受成 9 个月的监禁,并立即将他押送赤柱监狱服刑。
在服刑期间,杨受成的生意只能交由他的弟妹们代为打理。
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日子,但也让他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人生。
杨受成出狱后不久,中英谈判,香江出现信心危机,移民走资汇成潮流。
地价楼价大幅滑落,好世界的大批地盘物业无人问津,一时债台高筑,债额高达 3.2 亿港元。
杨受成积极救亡,连父亲的别墅都注入好世界,仍逃不脱清盘停牌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