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北线战事急(上)(2/2)
当声呐兵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潜艇都沸腾了。
因为这肯定是他们的姊妹舰发起的攻击。
一个小时后,351舰的六个鱼雷发射管都装填完毕了。
宋玉在等待,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再度发起袭击。
时间又过去半个小时,札幌港异常繁忙,巨大的运输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卸货。
至于人员,全部都是跑步下船。
刚才的一轮袭击,一共有六艘大小不一的舰船遇袭,这个时候都沉入了大海。
这个地方虽然海水不深,如果打捞也能打捞出来不少物资。
但是,这个时候,战争时期,没有时间来安心地打捞物资。
至于人员的损失倒是不大,除了当场被炸死的那些倒霉蛋,跳水的几乎都被营救了起来。
然而,安静没有持续多久,在等待卸货的货船又遇袭了。
又是六艘运输船被鱼雷击中沉没。
这个时候,负责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疯了一般地在整个区域巡逻。
好在后面的都没有再遇到袭击。
9月10日晚,仅仅札幌港就有十二艘运输船被击沉。人员损失一万余人,物资损失就是十二船,几个师团的装备还是有的。
当天晚上,龟田左之助眼睁睁看到十二艘运输船沉入海底。
好在绝大部分的人员和物资都顺利到港,并卸了下来。
连夜,人员和物资都被分散开来。
属于支援前期部队的装备,被各部连夜拉走了。
属于后续部队的物资,则被所属部队连夜搬到驻地了。
天亮了,如果米英两国的空军不能过来争夺制空权,这些物资停留在港口,就会被对方的空军炸得毛都不剩。
当然,如果不能压制东北国防军的空军,这些增援过来的军队也会成为东北国防军空军轰炸的目标。
9月11日上午8点,昨天晚上的统计就上传到了龟田左之助手里。
仅仅一个晚上,帝国对北海战场的百万支援大军就全部输送了过来。
然而这一次,却没有上一次那么顺利。
上一次登陆北海,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一百五十万大军的人员和装备,在两天时间里全部都转移到岸上了。
而这次,仅仅一个晚上,支援过来的人员和物资就全部卸货了。
那效率可要比上次高上不少。
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次有人在后面不停地催促。
不时遇袭的运输船,让运输船上的人都不想留在船上。
因此在下船的时候,这些士兵都是一副火烧屁股的样子。
跑得那叫一个快。
为了能够快速人员和物资登陆,日军在北海南部十几个大小港口登陆。
日军除了在札幌港遇袭以外,还在几个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港口也遇到了袭击。
整个晚上,一共损失了五万人,四十几艘运输船。
对日军而言,这个损失是相当巨大的,可以说是损失了惨重。
但是,看到自己手里的可供指挥的人员居然突然增加到一百九十多万人,而且自己还获得了一批重型装备。
于是,实力大涨的龟田左之助就要求大本营敦促米英两国的空军,尽快现身。
没有空中保护伞的帝国陆军,在北海战场上,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与此同时,在北海中部,某个地下指挥所,周浩所部北海方面总部。
“赵总指挥,昨天晚上,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登陆了,今天早上米国英国空军战机肯定会出现在我们的上空,为日军提供空中掩护。”
参谋长图大山有些担心地说道。
然而赵总指挥却并不以为意。
“三千多架米国和英国的飞机。
我们这里却有五千多架各式,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都占据着优势。
甚至在航程方面,我们也是大占优势。
今天,或许就是决定今后战争走向地关键一天。
通知我们的空军司令,今天他们很有可能会遇到米国英国的空军。
把他们全部打下来,我们这里的战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1954年9月11日,周建军所在的战斗机部队正要准备出击,执行例行轰炸护航任务,就结束了到了紧急通知,昨天晚上日军的增援部队携带海量的物资已经完成登陆。
今天,很有可能会发生再次争夺战场制空权。
于是,今天对敌轰炸任务就被取消了。
今天的任务就是争夺战场制空权。
北海战场十个空军基地的侦察机都已经派了出去,对空预警雷达也全功率开着。
所有的战斗机都采用空战模式装弹。
甚至轰炸机和攻击机都在进行空战模式装弹。
攻击机的主要对地攻击武器是其头部的30毫米六管加特林炮,以及两侧机翼的四挺12.7毫米航空机枪。
对地攻击的时候,攻击机还能挂载四颗两百公斤的航弹,也可以挂载四个火箭弹巢。
当然,在空战模式下,攻击机的武器就是加特林六管30毫米机炮和四挺12.7毫米航空机枪。
相对于战斗机而言,攻击机的机动性相对较差一点。
但是相比于轰炸机,攻击机的灵活性又要高出不少。
轰炸机也有空战模式,虽然轰炸机的机动性较差,但是其背部腹部的炮塔却是可以360度旋转,两侧的机枪也能进行大幅度转向攻击,攻击力也不可小觑。
整体来说,轰炸机的空战能力其实不差。
为了能够尽快让飞机升空,北海战场十个空军基地的轰炸机部队提前升空,在高空盘旋。
而所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则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上午9点,十个空军基地同时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
前方侦察机已经发现敌方机群高空侵入。
正在飞机上待命的周建军在听到防空警报的同时,就拉下挡风玻璃,启动发动机,慢慢滑向炮跑道,这个时候耳朵里已经传来塔台指挥的声音。
“空军8师第3战斗机大队准备升空,你前面的跑道已经清空。”
作为8师第3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周建军毫不客气地一马当先,油门一推,强烈的推背感传来,甚至都不看速度表,根据经验感觉差不多,一拉操纵杆,周建军的战斗机如离弦之箭,一下子就窜入空中。
在周建军的身后,一架一架的飞机紧急起飞,这可是一条跑道十秒钟左右就起飞一架飞机,这根本就没有办法指挥,全靠这些飞行员长年累月训练出来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