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季时茜 > 第925章 卫国夫人(6)

第925章 卫国夫人(6)(2/2)

目录

宋蓉氏担心孩子死在自己手中会遭宋知州记恨,便又故意耍了些花招,让人看上去仿佛是她要照顾两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照顾不暇,致使自己身边的孩子也病倒了,而且病情来势汹汹。”

“宋蓉氏这一招,让别院那三个心怀鬼胎的人,抛下所有都匆忙赶回来陪伴生病的孩子。”

“接着,宋蓉氏与孩子的病过于凶险,单凭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同时照料两个病重的孩子为由,让另一个妾室将其亲生骨肉带回自行照看;与此同时,宋蓉氏决定携着重症缠身的幼子回娘家,毕竟在娘家府邸内,其父蓉老爷素日里供养着一名医术精湛、声名远扬的神医——此乃一位归隐民间的前朝御医!

因为那位宠妾以及另一房小妾皆认定宋蓉氏的孩子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基于这层关系,二人旋即联袂向宋知州进言劝谏,极力主张让宋蓉氏携带孩儿返回娘家求医问药。

待到宋蓉氏离去之后,宋知州随即领着他心爱的宠姬重返别院。另一位小妾却遭逢冷遇,被迫留于原处继续照拂稚子。

临行之际,宋知州还特别郑重其事地告诫这位留下来看顾孩子的小妾,切不可妄图凭借子嗣之事再度邀宠献媚。否则一旦小孩有个三长两短,那么这名小妾必将面临被逐出府门甚至沦为奴婢之命运!

尽管心中满腹委屈不甘,但慑于宋知州的威严权势,那小妾终究不敢造次忤逆,只得尽心尽力地侍奉左右,悉心呵护这个小生命。

或许真是天佑神助吧,经过一番精心调养护理,那个原本命悬一线的孩子居然奇迹般地挺过难关,捡回一条小命儿来,但是却落下了残疾。”

“宋知州那种人,他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自己有个身有残疾的儿子。

当他知道那个孩子因疾病落下残疾的时候,他立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完全不再关心这个孩子的死活。

从此以后,他对那个孩子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仿佛他们之间毫无关系一般。

而那位小妾看到宋知州作为父亲都如此冷漠无情地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学样儿啦!

她不仅对孩子冷眼相待,甚至稍有不如意便对其恶语相向,拳脚相加。

更过分的是,她竟然时常强迫那孩子去跟狗争抢食物吃。

于是某一天,悲剧终于发生了——那孩子在和狗争夺食物时不幸被狗咬伤。

没过多久,那个孩子突然出现了一系列诡异的症状:双眼变得通红异常,极度害怕光线;只要听到水声或者看到水,就会浑身颤抖不已,并从嘴里发出阵阵类似野兽般的怪异叫声……

一时间流言四起,下人纷纷猜测那孩子是不是遭遇到了什么邪灵的侵袭,或是被恶鬼缠身所致。

而这些传闻传到了宋知州耳里之后,宋知州这位狠心肠的父亲居然毫不犹豫地下令让下人将那个孩子活活打死了事。”

时茜道:“那孩子是被狗咬了,得了狂犬病,根本不是什么中邪!”

沐泽惊讶地看着时茜说道:“贞瑾,没想到你竟然也了解狂犬病啊。”

时茜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答说:“这是当然啦,沐泽,我可是学医的。”

时茜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宋知州的三个孩子,有两个都是被他亲手杀害的!

三个孩子死了两个,只剩下最后一个孩子了。

被宋蓉氏带回娘家去找大夫治疗的那个孩子最后情况如何呢?”

沐泽说道:“那个孩子最后也死了。不过,宋知州却并不知晓那个孩子死了。”

时茜忙问道:“难道说,那孩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情恶化导致死亡吗?”

沐泽缓缓摇了摇头,叹息着解释道:“并非如此,事实上,经过精心医治,那孩子的病症已经痊愈了。

只是当宋蓉氏见到康复后的孩子时,心中不禁想起被宋知州活活摔死的亲生儿子。于是,她在瞬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时茜道:“她做了什么决定?”

沐泽缓缓说道:“宋蓉氏心想,夫君宋知州既然敢换了她的孩子,那她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宋知州换一个孩子。

于是,她将那个孩子与在她娘家干活的一个下人的孩子进行了交换。

当宋蓉氏离开娘家时,带走的是那个下人的孩子。

宋蓉氏的父亲蓉老爷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买下那个孩子,并对孩子的父母谎称,那孩子命格旺他,他要将那孩子留在家里抚养。

蓉老爷给了那孩子的父母一百两银子,那孩子的父母何曾见过如此巨额的财富,当即喜出望外地答应了。”

时茜听到这里,迫不及待地追问道:“那宋知州最后那个孩子是如何惨死的呢?”

沐泽的声音低沉而又悲痛:“也是被宋知州活活打死的。”

时茜惊愕地问道:“那孩子不是已经被蓉老爷买下了吗?他理应在蓉家才是!难道宋知州竟然跑到蓉家去打死那孩子不成?”

沐泽轻轻摇了摇头,道:“是也不是。这件事的起因要从凉州蓉城的旱灾说起。

蓉老爷不是养了一些精通风水之术的能人异士嘛!这些风水师在多年前,就已经算出凉州蓉城将会遭遇一场大旱。

然而,具体的时间,那风水师却始终无法算出。

不过,蓉老爷未雨绸缪,在风水师算出凉州蓉城有旱灾之时,就开始着手准备。

他让那些风水师按照山势的走向,寻找地下的水脉,挖掘了几口深水井。

其中,有两口井成功出水了,这两口井在凉州蓉城受灾之际,犹如救命稻草一般,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