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不该染指(1/2)
宋真宗之前,封禅泰山的皇帝都是谁?
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的始皇帝嬴政;北击匈奴,开拓西域的汉武帝刘彻;
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大魔导师刘秀;大唐盛世的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还有几位有过想法,最终没有实际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
比如结束数百年乱世,一统南北的隋文帝杨坚,还有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一大串头衔的唐太宗李世民。
谁能想到,后来竟然混进来宋真宗这么个货色。
签订澶渊之盟,对辽国上交岁币,对宋朝皇帝来说,竟然不是耻辱,而是功绩。
当时的宋朝大臣,苏辙,文彦博,还包括范仲淹等人,对于澶渊之盟,对于宋真宗都是极为赞赏的。
花小钱,办大事,换来大宋与大辽的长久和平,范仲淹甚至认为宋真宗的功绩不亚于汉文帝。
不知道李世民要是知道,自己的偶像汉文帝被宋朝人碰瓷,棺材板还压不压得住。
但大怂上下就是这么个德行。
只要能换来与夷狄不打仗,交纳岁币就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而是利国利民的善政。
他们会发自心底的高兴。
其他封禅泰山的皇帝,有荡清寰宇,宾服四夷的功绩。
宋真宗属实是把封禅泰山的价格打下来了,乾隆皇帝都瞧不上他。
以至于后世皇帝再也看不上泰山,没人再去封禅。
“陛下得位正统,功绩卓着,堪称千古一帝的最佳模板。
如今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四外蛮夷宾服。
封禅泰山,无法给陛下带来任何必要的好处。”
一块金子,自然是惹人喜爱的,但要是以后会变成一块废铁,还有多少人会喜爱它呢?
“泰山也不是非封不可嘛。”
刘彻感觉封禅泰山的名单中混进了脏东西。
以前他就听陆鸣说过一回,但那个时候没有仔细考虑过。
现在一想,还真是倒胃口。
“朕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会有大怂么?”
刘彻很怀疑,诸多历史轨迹都发生了改变,以后还会不会有大怂。
“以陛下的功绩,如果去封禅泰山的话,一定会让封禅泰山的价值空前提高,足以激发后世帝王的向往。
向往的帝王多了,难保不掺杂进来什么奇怪的存在。”
沉默片刻,刘彻做出艰难的抉择。
“封禅泰山,劳民伤财,朕不为也。”
问就是避免劳民伤财,绝不是因为其他缘故。
翌日的朝堂上。
倪宽等官员再次上奏,请刘彻封禅泰山。
陆鸣几人反驳后,得到最终结论。
为避免劳民伤财,刘彻拒绝封禅泰山。
满朝大臣都惊了。
“陛下为天下万民劳心劳力,如今又为了增加百姓消耗拒绝封禅,真是千古未有的仁君。”
真实的,虚假的,各种各样的吹捧如潮水般涌向刘彻。
“都是朕应该做的。”
刘彻美滴很,之后要通过报社报道出去,让天下百姓也知道这件事。
第二天,大汉皇家报社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这件事。
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