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2/2)
他强装镇定地看着不良帅说道:“今天的事万不可声张,若是传出去让本少爷的威名受损,决不轻饶。”
“是,谨遵李公子吩咐。”不良帅忙不迭从跪姿站起身,冷汗直冒地说道:“这几名侍卫酒后闹事,彼此互殴致死,与人无尤。”
老鸨急忙附和:“对对对,请李公子放心,我们浣花阁的姑娘都能作证。”
与此同时,林浪已经带着郭玉瑶出现在了长安城一间寒舍的庭院内。
郭玉瑶双手抱着包袱,还没从那阵天旋地转的眩晕中缓过神,鼻尖先撞上了一缕清冽的松烟墨香,驱散了青楼里浓重的脂粉与酒气。
她缓缓睁开眼睛的一瞬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在一张案破旧的桌上挥毫作画。
这个日思夜想的身影,如惊雷般撞进郭玉瑶的眼底——青灰色的旧袍洗得发白,背脊却依旧挺直,握着笔杆的手骨节分明,正是她朝思暮想、苦等两年的卢郎!
眼泪瞬间再次决堤,这一次却不再是委屈与绝望,而是混杂着狂喜、不敢置信的滚烫热泪。
郭玉瑶死死咬着唇,生怕自已一开口,眼前的一切便会如泡影般碎裂,喉咙里堵着的呜咽声,憋得肩膀又开始轻轻颤抖。
只见卢照邻眸光暗淡,眼尾微微有些泛红,正低头专注地对着宣纸勾勒。
他手腕轻旋,笔尖划过纸面,簌簌有声,墨色线条顺着他的力道,缓缓晕出一双含情眼,眉梢带着她自已都未曾察觉的温婉,鬓边还簪着一朵小小的、用淡墨点染的杏花。
没错,卢照邻正在画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初见郭玉瑶那天,她抱着琵琶弹唱时笑靥盈盈的模样。
在看清那幅画、看清画中人的瞬间,像有无数烟花在郭玉瑶胸腔里炸开,烫得她眼眶更红。
郭玉瑶手中抱着的包袱跌落到了地上,掩口坠泪模糊了双眼。
卢照邻似是察觉到院中的动静,握着笔的手一顿,缓缓转过身来。
清隽的眉眼间带着几分病后的憔悴,鬓角也添了几缕银丝,可那双眼睛,依旧是郭玉瑶记忆中温润澄澈的模样。
“东翁,您怎么来了?”卢照邻首先看到的是林浪。
“升之,你看孤把谁从益州给你带回来了?”林浪错身让开一步,让卢照邻可以看清站在他身后的郭玉瑶。
卢照邻字升之,所以林浪称呼他升之。
郭玉瑶望着眼前面容憔悴却眼神熟悉的男子,嘴唇嗫嚅半晌,泪水先一步滚落:“卢郎!”
这一声卢郎声音不大,却喊得情真意切。
“玉瑶?”卢照邻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炸开难以置信的光芒,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墨痕。
他踉跄着迎向郭玉瑶,脚步有些虚浮地朝她走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玉瑶,你是怎么到长安的?!”
郭玉瑶再也忍不住,朝着卢照邻扑了过去,紧紧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衣襟上,放声大哭起来。
她的哭声里满是委屈、思念与失而复得的庆幸,每一声都带着憋了两年的沉重:“卢郎……是大人替我赎身,带妾身来见你的。”
卢照邻听后感动不已,难掩激动地抱紧了郭玉瑶,声音嘶哑得几乎不成调:“太好了,玉瑶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卢郎,妾身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呜呜……”
郭玉瑶哭得浑身发抖,泪水浸湿了卢照邻的衣袍,也将这些日子的恐惧、无助与被迫妥协的不甘,尽数宣泄出来。
卢照邻抬手拭去郭玉瑶的泪痕,眼中是化不开的愧疚与深情,“是我负你,让你苦等多年。”
“两年前我含冤入狱,又在狱中染上了风疾,出狱后我仕途中断,流落长安衣衫褴褛,我怕误你终身,才无颜面回益州寻你。”
“若非东翁慧眼,赐我银钱,收我进沪上皇府当门客,给我重生之机,我怕是要带着这份与娘子的遗憾,直到九泉之下。”
郭玉瑶听后十分心疼卢照邻,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银盒,打开时,七枚红豆依旧色泽鲜亮。
“卢郎,妾身从未想过你会负我,你赠与妾身的红豆,我日日擦拭,盼的便是今日与你相逢。”
卢照邻听后感动不已,眼泪同样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林浪站在院中,看着这对相拥而泣的苦命鸳鸯,眼底泛起一丝柔和的笑意。
紧接着,就看到卢照邻挽着郭玉瑶的手,同时面向林浪跪了下来,一边磕头行礼,一边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东翁成全!东翁的大恩无以为报,日后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起来吧,往后你好好和玉瑶过日子,再生个大胖小子就圆满了。”林浪颔首,望着卢照邻眼中重燃的光彩,十分欣慰。
郭玉瑶扶着卢照邻站起身,看到他的身子骨在患病后大不如前,满眼都是心疼。
卢照邻泪眼含笑地看着林浪,感激不已地拱手道:“东翁仁义,升之佩服!今日之喜,小的一辈子都没这么开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