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610章 征镇安平之平安镇征(四)

第610章 征镇安平之平安镇征(四)(2/2)

目录

可见多识广的祖父万喜得知此事后,劝他有始有终“如今俺家和郑家的关系已经广为人知。那些大头巾都是属狗得,咬住嘴了就不放。与其两头都得罪了,不如安下心来,一条路走到黑。否则郑中堂就算出阁,他的门人也能收拾俺们。”

如此,万镗也就只能跟了过来,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可尽管如此,郑中堂的荒唐,依旧让万镗目瞪口呆。你堂堂内阁辅臣,整日往驿丞屋里钻,好嘛?他跟着这种人,真的有前途?

三月初五,赉诏使团分批渡江,先护卫后仆从。待其余徒众过江之后,郑直先向龙庭四拜,然后按照规矩,换了御赐大红纻丝纱罗织金闪色蟒龙袍束玉带。又从张荣手中接过一根长八尺的黑漆竿,亲自取下杆头上边的黄绣龙袋。龙袋内为大旄,圆盘型,周缀红丝拂八层,乃金节也。这才在副使金辅、程敬,帮办吉时、四夷馆大通事锦衣卫带俸指挥杨琮等人簇拥下,亲自护卫龙庭登渡船过江。

待到达江对岸,汲取教训的任士洪已经早早率领朝鲜官员,在先期渡江的大汉将军布下的警戒线外,跪迎使团。

郑直却并未着立刻登陆,直到众人准备妥当,这才持金节下船。站到了已经摆放好的龙庭旁,扬声道“朝鲜使臣跪拜龙庭。”

郑直秉节立于楼船首,待龙亭旌旗罗列岸左,大汉将军环列成阵,方振玉阶徐下。踏舷板时,八宝璎珞节旄迎风猎猎,上岸四揖龙亭后,起身扬声宣赞“皇帝敕谕至矣,朝鲜臣工其跪迎天诰——”

隔绝周围的大汉将军这才分列两旁,任士洪这才站起,躬身率领身后朝鲜迎诏使团来到龙庭前十步外停下。却并没有立刻跪拜,而是转向郑直,开始用朝鲜话唠唠叨叨起来。

听着朝鲜人轱辘转不转讲了半晌,待一句“思密达”后,对方住嘴了。郑直却并没有听杨琮翻译的心思,而是扭头让金辅传话,朝鲜一干官员即刻拜诏。还懂不懂规矩,天大地大,也该先叩拜龙庭才是正理。

任士洪原本的意思是将龙庭请到义州城外新搭建的迎龙厅内再叩拜,毕竟这里是江边,哪怕是春末时节,也有些凉。况且污了冠服,也不美。可面对郑中堂本尊,他除了在心中忍不住腹诽外,还是乖乖叩拜。

却哪里晓得,此乃郑直等人这几日琢磨的,有意为之。按照金辅的解释,倘若使团太好说话,那么一旦朝鲜人提出过分要求,就处境尴尬了。倒不如先下手为强,让朝鲜人晓得他们不好惹。如此朝鲜人旁的心思也就少了,只盼着使团早点走。

郑直对此确实颇为意外,却立刻懂了道理。就跟做买卖一样,他上来先要高价,朝鲜人就算还价,自个也有的赚。而且大明这买卖还是天下独一份,郑直等人也就是赚多赚少的事。

朝鲜人该如何叩拜,如何应答,郑直没有理会。这方面金辅、程敬足以应付,他倒是对朝鲜人戴的乌纱帽和冠服产生了兴趣。乌纱帽前刻“忠”,纱帽两脚是垂至肩上的软脚。而冠服类大明,只是胸背图案怪异,以猪、鹿、鹅、雁之类。

却不晓得,这是去年朝鲜王李忄隆以‘我国凡制度,皆从华制,今後东、西班,自一品至九品,皆用胸褙,以猪、鹿、鹅、雁之类,定其品秩。’

继而开始审视当先伏拜的任士洪,按照程敬打听来的消息,此人不但是朝鲜相当于内阁辅臣的议政府右参赞,还是外戚。不但本身娶了朝鲜王室成员,两个儿子也与王室联姻。这在皇明根本不可想象,否则郑直何须头疼。

待任士洪做好这一切起身后,郑直这才不咸不淡的和任士洪聊起了行程。只是讲到朝鲜国王迎诏程序时,任士洪突然道“卑国大王迎诏不准备行郊迎之礼……”

“《春秋》大义,君父尊于九鼎。《皇明祖训》载朝鲜为不征之国,乃圣祖推父子大义。朝鲜受大明藩封百年,衣冠礼乐皆王化所赐。今若违制,是弃父子伦、背君臣义。尔等既不欲执人臣礼,天朝亦当收回藩封。”郑直一听,暗道果然被金辅料中了。直接打断任士洪的废话,持节转身对侍立一旁的程敬等人道“回去!”

这一下子,不止任士洪一干朝鲜迎诏使团懵了,金辅、程敬等人也懵了。

任士洪忙不迭的解释“天使留步,中堂息怒……”见对方不理会,赶忙快走几步,拦在了郑直面前。

郑直振袖指北阙厉声道“昔卫满叛汉,武帝发兵楼船,遂开四郡;前元哈丹入寇,世祖遣师万人,屠平王城。今朝鲜国主若效之,不妨试看大明天兵,可能铸得京观九座?”为表愤怒,他特意用了国主而不用国王,意思就是不再承认朝鲜和大明的朝贡关系。说着踢开任士洪,转身向渡船走去。整个动作,快如闪电,一气呵成,没有半点迟疑。

这话若是大明旁的使臣说出来不过是恐吓,可从郑直口中说出来则是货真价实的威胁。不在于郑直如今大明辅臣身份,而是他有王命旗牌。换句话说,对方凭此,可以先斩后奏调动整个辽东兵马挥师东向。而郑直还真的干得出来,莫要忘了对方去年可是敢带着三百人和火筛三万人死磕。

好在此时任士洪身后一个穿着公服的中年人越众而出,跪在郑直面前,用有些口音的华言道“中堂老爷误会了,任参赞的意思是,卑国大王要用迎接天子的最高的礼节恭迎大明天子圣诏。”

郑直冷笑着扭头看向摔倒在地,张口结舌的任士洪“是这样吗?”

“对!”任士洪精神一振,顾不得狼狈,赶紧爬起身,来到郑直面前跪下“卑国大王正是此意,只是因为下官老迈……”

郑直不等任士洪讲完大笑,单手扶起对方“任参赞早讲啊,误会,误会了。”这才留意到此人乌纱帽后也有一块小牌,上边刻着‘诚’字。前后一连,是‘忠诚’二字。心中不由耻笑,沐猴而冠。看向中年人,发现对方的乌纱帽后同样如此,看来这是朝鲜人特有装束“这位是?”

“下官知中枢府事朴元宗。”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恭敬的回答“拜见中堂老爷。”再次行礼。

“起来吧。”郑直笑道“君非池中物啊。”

任士洪一听,看了眼面色依旧的朴元宗,为郑直介绍道“朴知中是卑国宣城君朴仲善的儿子,功封平城君。武艺超群,是敝国武举头名……”说到这突然记起郑直可不就是大明的武举会试第一,赶紧道“当然和中堂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郑直不置可否“得空,当试之。”讲完不再理会两人,转身对金辅道“好了,既然误会解开了,俺们启程吧。”

金辅自然不反对,立刻道“是。”他早就听四夷馆传出消息,这几年朝鲜国王日渐跋扈,如今看来果不其然。竟然想趁着大明国丧,擅自更改迎诏礼仪,莫讲郑直,但凡一个大明使节都不可能答应。不过,郑直刚刚的反应也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毕竟朝鲜会提过份要求,早在众人预料,也有应对。

事实上,当时根本不用郑中堂开口,就会由自个和程敬斥责朝鲜迎诏使,然后由对方来扮红脸出面打圆场。可郑中堂显然又有了旁的心思……金辅眼角一跳。他想到了一种可能,又不敢肯定,却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绣春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