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 > 第736章 这都呼应上了!

第736章 这都呼应上了!(2/2)

目录

他们是从宋松年的这句话想到,大殿下有没有可能,是真的不打算当太子了?

如果要真是那样,那事情就大发了。

就连杜仲叶听了宋松年这句,都有了片刻的迟疑。

宋松年见各位同僚脸色不对,瞬间也跟着反应了过来,心想:自己这该不会是一语成谶了吧?

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宋松年就赶紧对着梅礼问道:

“梅尚书,你如何看待此事?”

梅礼与黄昊还是有些关系的,所以他自然要比这些文渊阁的大学士更了解黄昊。

以他对黄昊的了解,他觉得黄昊只是单纯地不会“经义研读”罢了。

“各位同僚不必惊慌,先看看殿下的策论题再说。”

听梅礼这么一说,众人才忙反应过来,纷纷催促拿着卷子的那人赶紧看看策论题。

这人也不含糊,赶紧抽出策论稿纸,招呼同僚们一起看去。

让众人松了一口气的是,还好这策论稿纸上有不少字。

只是说,这字写得实在是过于潦草了些,惹得众人皆是眉头微蹙。

他们也不说话,皆是默契地暂时放下字体的问题,然后阅读起黄昊的答案。

“鼎之根基,在民不在器......”

仅此第一句,便让他们纷纷舒展了眉头,因为“权力的根基是人民”正是这策论题第一问的最佳答案。

“鼎之持守,在衡不在固......”

在读完第二段后,各位考官的脸色愈发满意,因为这段足以说明,黄昊不仅懂得帝王的平衡之术,更明白滥用权力的危害。

“鼎之永固,在德不在位。德者,使民各得其所也。”

使民各得其所?

众人看到这,皆是眼睛一亮,黄昊这是说,要让人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要做的事,更得有自己该得的一份安稳。

若是人人安稳,那这天下难道还能不太平吗?

看到这句话,杜仲叶更是立马联想到了黄昊曾在学事房说过的圣言——

为万世开太平而读书!

这.....这......这都呼应上了啊!

众人的惊讶之色已经浮于言表,但他们还是忍着没说话,而是继续看下去。

“士者尽其才,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帛,商者通其货,则鼎虽不言而自安。”

这句也是不错,士、农、工、商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可以用来代替全国百姓。

而在一个时期,士、农、工、商各得其所,便足以当得起一个“盛世”二字。

即是盛世,那造反什么的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皇权自然也会固若金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