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 > 第733章 “期末考试”

第733章 “期末考试”(2/2)

目录

不过就算最后没想到办法,他也不会为了他一个孙女,而放弃整个家族。

工部尚书李巧真,这个就不用说了,自黄昊第一天到京城时,他就已经觉得黄昊不是池中物了。

更别说,黄昊现在还成了承天皇子。

六部共有四部尚书站在黄昊这边,还有一部站在四皇子刘郗这边,一部站在二皇子刘焞这边。

这么看来,三皇子刘勰的“支持率”都已经比不上四皇子刘郗了。

这都是因为上任户部尚书钱埭,也就是刘勰的舅舅进去了,以及还有唐直“叛变”了的缘故。

黄昊六部已得四部,再加上他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身份,以及他自“黄昊”这个名字出现以来到现在出过的风头,只要不是傻子,相信大多数大臣都会选择上黄昊这艘船,哦不,是这艘巨轮。

所以,黄昊的支持率远远不止六分之四,也就是远远不止三分之二、一点五分之一。

言归正传。

皇子们的这个考核,礼部只是协助,几位文渊阁大学生对皇子们上课时的评价才是大头。

当然,皇子们上课时的表现那只是平时分,最后还需加上“期末考试”,才能得出最终成绩。

不过,这里比较反常识的是——平时分占据了最终成绩的七成,而“期末考试”则只占据了三成。

皇子们平时的表现,几位文渊阁的大学生心中自然有数,就不展开说了。

主要说说这“期末考试”。

判断一个皇子能否成为好皇帝,核心要看其四样素养——德、才、能、体。

德,是为君者的根本底色。

以“孝悌、仁恕、忠敬、信实”为核心,需结合日常言行与专项考察综合评定。

说到底,就是要贴合“为人君止于仁”的准则。

往细了看,便是对长辈是否孝亲敬长、对兄弟是否和睦谦让、对民生是否仁恤持重、对承诺是否诚信守诺,每一点都是帝王德行的具体注脚。

才,是治国理政的理论根基。

靠“经史功底、政论素养、艺文积淀”这三根支柱撑起,要检验皇子“格物致知”的真本事,确保他能把典籍里的智慧,真正用到政务实处。

具体来说,便是经义研读要懂“修齐治平”的逻辑,策论撰写要能解“赋税民生”的难题,艺文素养要撑得起皇家礼仪的威仪,缺一不可。

能,是化解政务难题的核心本领。

其关键在“通权达变”——帝王治国从来没有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得看他处理实际问题的统筹力、决断力和应变力。

细拆开来,是面对灾情奏疏能否快速定策的政务处置能力,是模拟朝会辩论能否应对自如的朝堂推演能力,也是面对邻国交涉、边疆危机能否稳住局面的外交与军事能力。

至于体,是支撑帝王重任的生理基石,无需多做细分,却最是“一票否决”的关键。

前三者哪怕再出众,若是身子骨撑不住,别说熬夜处理急报、亲赴边疆安抚军民,就连日常朝堂议事都难以坚持,又怎能扛得起这整个天下的重担?

所以,德、才、能、体,便是这“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

而因为“德”主要是得看皇子们平时的表现,所以就不在“期末考试”的范围了。

所以最后,“期末考试”就只考“才”、“能”、“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