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江培丰的抉择(2/2)
当然,拒绝的原因,和江培丰对未来的判断没关系,谁也说不好政治里的未来会怎样,一切都是博弈的结果。
只是江培丰认为,自己和周立慷不是一路人。
周立慷父子的一些作为,江培丰早有耳闻,也不是他故意调查,一是因为到了他这个位置,多少都会知道一些同僚的情况。
二是周立慷曾是江培丰前两届的川省书记,江培丰到川省后,了解到了不少周在当地的作为和势力。
江培丰和周立慷这类一路钻营往上爬的人不同,他本身出就远超普通人,因此他从没有将权和利作为自己追逐的目标。
对于江培丰来说,内心理想的实现更加重要。
江中盛的教育,也让江培丰潜移默化地,把人民和责任放在第一位。
江培丰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朴素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江和周也是目前官场上的两类人的鲜明特色,大家成长环境不同,关注点不同,最后奋斗目标也不一样。
江培丰之前以为自己算是比较另类,但现在,他也遇到了赏识他的人,相同的成长路径带来了某种共鸣。
——原来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
尽管江培丰会拒绝周立慷,但他不可能明面上拒绝,他目前也没有资格这么做。
政治斗争不是不想参与,就能不被打击的。
往往奉行的规则就是,你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
如果江培丰明确拒绝周立慷,那么他的位置很快会被周立慷一派盯上,而这时如果江培丰没有人庇护,那他就会非常危险。
所以,哪怕江培丰知道周立慷特地过来吊唁是为了示好,哪怕他知道,周立慷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他谈话是为了告诉其他人两人关系不错,江培丰也不能拒绝。
这大概也是江培丰为了实现内心的理想,不得不妥协的生存之道。
可能宋盏今天的提醒,意义不在于帮助江培丰做决定,而是在某个“玄学”的方向,给了江培丰鼓舞。
——他一直没有做错。
——也许清朗的那天,不会很远。
想到这里,江培丰只觉内心通透,头脑清明。
“谁在里面?爸,是你么?”
此时屋外传来江云杪的声音。
江培丰打开门,是江云杪正充满关切地望着他。
“想写几个字,就过来了。”江培丰笑道。
“书房不如卧室暖和,爸,你得注意身体。”江云杪提醒道,她以为父亲思念爷爷,来书房寻爷爷的旧物。
江培丰笑了笑:“好好,我知道了。”
“字写得怎么样?”江云杪问道。
“怎么?你还要帮我鉴定一下,江大书法家?”江培丰打趣道。
“那怎么?咱家除了爷爷,我写得最好了……”江云杪不自觉地又提到了爷爷。
江培丰微微点头,说道:“下次,下次让你帮我指导一下。”
“书房里那张‘国泰民安’是你的手笔么?”
江云杪反问道:“不行么?”
江培丰说道:“凑合吧,有补笔痕迹哦。”
江云杪气道:“还挑上了?不行,我要回去检查一下你的‘墨宝’。”
“不对呀,我记得书房里好像没纸了?”
“你不会是在诓我吧?”
江培丰笑笑不说话。
纸虽然没有,但在他心中,字已经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