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苟着发育(2/2)
“这个是诺基亚计算机研究所对于芯片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cpU64位技术以及双核处理器,技术水平不比Ad和tel差。还有四十五纳米芯片制造全流程制造工艺,应该是目前世界最顶级的芯片技术。”李安然从包里拿出一个硬盘,推到钟部长面前。
此时c国芯片研制技术有了很多突破。
比如龙芯2E处理器流片成功,这是十五计划末,国家863计划紧急安排的任务。其SpEc cpU2000分值达到500分,虽有些勉强,但为“十一五”国家继续支持自主cpU研发奠定了基础。
还有c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与泰美公司合作研发的移动数字电视芯片dtV101项目正式启动。
其他诸如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wLAN芯片研发成功;展芯GS\/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等。
但是相比世界主流65纳米工艺大规模量产,45纳米工艺突破,c国最高技术水平达仅仅到90纳米,主流技术为0.18微米,差得还是有些远的。
钟部长的眼眸里毫不掩饰地透出光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明目张胆的贪婪。
他没有立刻去碰那个硬盘,而是缓缓放下茶杯,也不说话。
书房内一时间只剩下茶炉咕嘟的轻响和黄秋平斟茶时水流注入杯中的细微声音。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
“李先生……”钟部长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加沉稳,也更加郑重,“这份诚意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64位cpU技术,双核架构,尤其是45纳米制程……这足以改变我们在很多领域的被动局面。”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视李安然:“我想知道你对这些技术的想法。”
李安然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问,他坦然回应:“马岛可以协助c国公司建立初步的生产线和研发团队,当然,这需要贵方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我们可以是技术伙伴,而不仅仅是交易方。”
钟部长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这其中巨大的利益与潜在的风险。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决断:“原则上我同意这项交换。815型电子侦察船的相关技术资料,以及潘教授团队的量子通信试验模块,我们会尽快安排。但具体的交接方式、技术团队的组成、以及未来的合作模式,需要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来详细敲定。”
“可以。”李安然点头,“工作组的人选由贵方来定,马岛这边,我会让周杰和安娜负责对接。”
影响历史的重大框架就在这间看似普通的书房里,被寥寥数语确定下来。没有签署任何文件,但三人都知道,这个口头协议的分量,远比一纸合同更加沉重。
黄秋平适时地再次斟满茶杯,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作为中间人,促成了这笔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交易,于公于私,都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对了,李翊那小子……”黄秋平像是忽然想起,随口说道,“听说在军校表现不错,这次也被选入了那个砺剑计划?”
李安然心中一动,知道这并非随口一问。他点点头:“是,刚接到消息。年轻人多锻炼是好事,就是怕他经验不足,给您和钟部长添麻烦。”
钟部长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李翊同学思维敏锐,敢于突破,是个好苗子 砺剑计划就需要这样的人才。至于经验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你放心,在原则范围内,我们会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指导。”
这番话,既是对李翊的认可,也是一种隐晦的承诺。
李安然明白,这或许也是此次交易带来的附加影响之一。他举起茶杯:“那就有劳钟部长费心了。”
以茶代酒,三人轻轻碰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送走钟部长,书房里只剩下李安然和黄秋平翁婿二人。
“安然,你这次的手笔,可是不小啊。”黄秋平看着女婿,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把这么尖端的技术拿出来,就不怕……”
“怕,当然怕。”李安然走到窗前,望着西山沉静的夜色,“我更怕给c国带来更大的惊涛骇浪。”
黄秋平闻言,有些不解问:“什么意思?”
李安然给两个人都斟上茶,微微叹息,“自从红色镰刀解体后,c国就成了西方国家的眼中钉,一直妄想着大卸八块,却又对c国的廉价产品和巨大的市场垂涎三尺,所以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黄秋平微微闭上眼睛,跟着一声叹息,“这些年我们几乎就是夹着尾巴做人,甚甘愿至唾面自干,敌人亡我之心还是不死啊。”
“美国人的计算机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带着后门,加上这些年c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一直不见起色,也给了那些人一个定心丸。如今我将最前沿的技术拿出来……嘿嘿,我怕西方国家见机不对,会祭起制裁大棒……”
黄秋平显然听懂了李安然话里的意思,忍不住追问:“那你还拿出来交换?”
“作为技术储备放在研究所实验室里做研究嘛,等时机成熟时候再拿出来……”李安然眼眸里透出狐狸一般的狡猾,“c国现在,还是要苟着发育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