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幻想游戏:无限之城 > 第630章 再回故地(6)

第630章 再回故地(6)(2/2)

目录

二楼的尽头有一扇通往阁楼的小木门,木门上的铁锁早已锈蚀断裂,轻轻一推便应声而开。阁楼内漆黑一片,韩祖凭借敏锐的视力摸索着前进,阁楼的空间狭小低矮,只能弯腰行走。阁楼的地面堆放着许多破旧的木箱和卷轴,大多已腐朽变质,但其中一个木箱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木箱采用了防潮的橡木材质,表面涂有一层厚厚的松脂,虽然也有腐朽痕迹,但整体保存状况远优于其他木箱。韩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发现里面存放着十几卷用蜡封包裹的羊皮纸,蜡封上印着与书桌印章相同的海鸟徽章,显然是重要的官方文件。

他挑了一卷蜡封相对完整的羊皮纸,用指甲轻轻刮开蜡封,展开纸张仔细阅读。这卷羊皮纸记录的是一份城市议会的会议纪要,日期同样是公元1247年夏季,距离账目上的“城墙加固费”支出仅隔一周。纪要内容杂乱,但反复出现几个关键词:“海雾”“船只失踪”“怪异声响”“祈祷仪式”。韩祖逐字逐句地解读,渐渐拼凑出一段模糊的信息:当年夏季,城市周边的海域出现了异常的海雾,多艘渔船和商船在雾中失踪,幸存的船员声称在雾中听到了怪异的声响,仿佛某种巨大生物的嘶吼。城市议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拨款加固城墙,并组织居民在广场举行祈祷仪式,祈求海神庇佑。但纪要的最后几行字迹变得潦草混乱,似乎记录者当时处于极度恐慌之中,只留下“雾进来了”“它们来了”等破碎的字句。

这个发现不仅解释了“城墙加固费”的由来,更与城市的遗弃原因紧密相关。他连忙打开其他几卷羊皮纸,其中一卷是港口官员的日志,详细记录了船只失踪的情况:从六月中旬开始,每周都有至少两艘船只失踪,失踪地点集中在城市东北方向的海域,日志的最后一篇记录于七月初,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大雾弥漫,看不到码头,听不到钟声。”另一卷是教堂神父的日记,日记中提到,当时的居民普遍陷入恐慌,许多人开始逃离城市,教会组织的祈祷仪式不仅没有起到安抚作用,反而有几名信徒在仪式中突然陷入昏迷,醒来后声称看到了“来自深海的使者”。

韩祖将这些羊皮纸小心翼翼地收好,脑海中形成了新的推测:这座城市的遗弃并非毫无征兆,而是经历了一段持续的恐慌期——异常海雾出现,船只接连失踪,居民产生恐惧,城市管理者试图通过加固城墙和祈祷仪式稳定局势,但最终未能奏效,一场大规模的雾灾(或许伴随某种未知生物的袭击)导致居民集体撤离。这个推测解决了之前的矛盾,但新的疑问又随之产生:那些“来自深海的使者”究竟是什么?海雾与之前追踪的神秘身影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为了验证推测,韩祖决定前往港口区再次探查。此时雾气似乎比之前更浓了,能见度不足五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腥味。他沿着主街向西南方向走去,经过商业街时,特意留意了之前未曾关注的细节:部分商铺的墙壁上刻着简单的祈祷符号,显然是居民在恐慌时期留下的;一家杂货店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破碎的陶罐,陶罐内残留着未燃尽的草药,韩祖在之前数次的,针对于自己的生物实验中,接触过大量的生物试剂和各类药品,其中就包括许多草药,虽然他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但长时间的接触,已经让韩祖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半个草药学的专家,所以根据草药的形态和气味,韩祖能判断出,这是用于驱邪的迷迭香和鼠尾草——这些痕迹都印证了羊皮纸中记载的“居民恐慌”。

之前刚抵达港口区时,韩祖发现雾气中隐约漂浮着一些细小的发光颗粒,与之前在哥特式建筑庭院中看到的石像残骸上的附着物相似。韩祖认为两者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于是暂停了对于建筑的搜索,迅速的返回了码头的位置。

回到码头之后,韩祖发现码头的木板已经变得更加腐朽,部分区域已坍塌入海,海水呈现出异常的深黑色,看不到任何鱼类活动的痕迹。他走到之前发现的货船残骸旁,仔细检查船体结构——船体上有许多不规则的破损痕迹,不像是撞击或腐朽造成的,更像是被某种尖锐物体撕裂的。残骸内部散落着许多货物包装,其中一个木箱内发现了几块未完全锈蚀的金属碎片,碎片表面刻着与哥特式建筑门框内侧相同的简单符文。

韩祖蹲下身,用手指蘸取海水涂抹在符文上,符文竟然发出了微弱的蓝光,随后又迅速熄灭。这个发现让他为之一振——这种符文反应与他许久之前在旧城祭坛上见过的能量波动极为相似,只是强度更弱。他意识到,这座中世纪城市与后来的旧城之间,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而这种传承很可能与“深海”和“符文”有关。

“船呢?”

就在韩祖站起身,准备继续沿着海边搜索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靠近了自己上岸时的位置,他下意识地朝着那艘将自己从灯塔送到这里的船只停靠的位置看去,结果却发现,那里除了雾气之外,已经空无一物了,那艘船只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韩祖以为是雾气阻拦了自己的视线,于是调动体内能量,同时利用夜视和透视能力看了过去,结果得到的结果和他肉眼观察时的一模一样,那艘船只的确不见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