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幻想游戏:无限之城 > 第629章 再回故地(5)

第629章 再回故地(5)(2/2)

目录

韩祖沿着围墙向西走,很快便回到了之前发现的哥特式建筑前。这座建筑位于城市的西北部,紧邻围墙,是整个城市中最高大、最精致的建筑。从其位置和规模来看,这里应该是城市的核心公共建筑,可能是市政厅、议事堂或宗教场所。虽然建筑正面没有十字架等宗教标志,但尖拱、尖顶和雕刻等元素仍具有明显的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建筑的墙体采用了巨大的青灰色石块砌筑,石块之间的灰浆填充饱满,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这种建造工艺远超城内其他建筑,说明其建造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筑正面的铁门雕刻着缠绕的蛇形图案,蛇在中世纪象征着智慧和守护,这进一步支持了该建筑是公共议事场所的推测。

他再次绕着建筑走了一圈,这次重点观察建筑的细节结构。建筑的尖拱窗高度约三米,宽度约一米五,窗框采用整块石材雕刻而成,虽然玻璃已全部破碎,但从窗框的凹槽可以看出,当初安装的是彩色玻璃,这在中世纪是较为昂贵的装饰,只有重要的公共建筑才会使用。建筑的屋顶虽然坍塌了一半,但残存的木梁直径约五十厘米,均为整根的橡木,木梁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这种建造工艺既坚固又耐用,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木工技术。建筑后方的庭院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庭院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喷泉,喷泉的石质基座仍保存完好,基座上雕刻着海洋生物的图案,与港口城市的特色相呼应。庭院两侧的墙壁上设有壁龛,壁龛内原本应该摆放着雕像,如今只剩下空空的凹槽,雕像的残骸散落在庭院的杂草中,大多已经破碎不堪。

韩祖走到庭院的喷泉旁,蹲下身仔细观察基座上的雕刻。雕刻的内容是海浪、鱼群和帆船,细节刻画生动,虽然已被风化得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当初的精美。他用手指触摸着雕刻的纹路,感受到了石块表面的光滑,这是长期被海水湿气侵蚀的结果。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细节特征来看,这座城市的建造年代应该在中世纪中期,大约公元12至13世纪,当时欧洲的滨海贸易开始兴起,许多类似的小型港口城市应运而生。城市的布局遵循了“功能分区明确、防御体系完整、交通网络便捷”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造技术。

接下来,韩祖开始梳理这座城市的区域功能划分。从整体布局来看,城市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功能区:一是西南角的港口区,以码头和货船停泊区为核心,承担着货物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功能;二是中心区域的商业区,包括主街和商业街,是城内的商业交易和金融中心;三是东南部的市集与手工业区,以市集为核心,周边分布着铁匠铺、纺织作坊等手工业作坊,承担着农产品交易和手工业生产的功能;四是东北部的农业区,以高地的农田和民居为核心,为城内提供粮食和农产品;五是西北部的平民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区,以平民区和哥特式公共建筑为核心,承担着居民居住和公共事务的功能。这五个功能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在梳理过程中,他还注意到城市布局的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依山傍海”的选址,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既便于发展渔业和对外贸易,又能利用高地进行农业生产和防御。其次是“轴线对称”的规划理念,主街从港口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心的广场,形成了城市的中轴线,其他街道和功能区围绕中轴线对称分布,这种布局既便于交通组织,又体现了中世纪城市对秩序和规整的追求。再次是“功能混合”的特点,商业区和居住区相互交织,手工业作坊紧邻市集,农业区与居住区保持适当距离,这种布局既提高了生活和生产的便利性,又避免了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干扰。最后是“防御优先”的原则,城市的外围墙、民居的防护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坚固结构,都体现了对安全的重视,这是中世纪动荡环境下城市规划的必然选择。

韩祖坐在建筑前的石阶上,将这些观察和分析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情报。他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基本属性:一座中世纪中期的小型滨海贸易城市,占地面积约两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估计在一千至一千五百人之间,主要经济支柱是渔业、对外贸易和手工业。其次明确了城市的布局结构:以主街为中轴线,分为港口区、商业区、市集与手工业区、农业区和居住区五个功能区,外围设有简易的防御围墙,形成了完整的空间格局。然后总结了城市的建筑特征:以石质建筑为主,辅以木质结构,公共建筑采用哥特式风格,民居和商铺采用实用主义的建造理念,整体工艺水平中等,体现了小型城市的经济实力。最后分析了城市的遗弃原因:从建筑的腐朽程度和物品的残留情况来看,城市应该是在短时间内突然被遗弃的,没有发现战争、火灾或瘟疫的明显痕迹,居民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或其他未知原因集体撤离,且撤离时没有带走太多物品,导致大量生活用品和工具遗留下来,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如今的破败景象。

他将这些情报在脑海中反复核对,确保没有遗漏重要的细节。从码头的货船残骸到商业街的商铺遗迹,从市集的摊位架到平民区的民居,从农业区的田埂到防御围墙的残垣,每一处痕迹都印证着他的分析。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城内所有的金属物品都锈蚀严重,尤其是铁器,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这说明这座城市的气候湿润,海水的盐分对金属物品造成了严重的腐蚀,这也与港口城市的地理环境相吻合。此外,城内的植物大多为耐潮湿、耐盐碱的品种,如青苔、常春藤和一些草本植物,这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那么现在也可以确定,这个地方。。。就是中世纪时期的旧城,或者说,这里就是它的前身。”

根据韩祖整合的所有信息,他现在终于可以确认,这个中世纪城市,或者说它的残存部分,就是自己曾经去过两次的旧城,根据自己对旧城的记忆,以及刚才的探索过程中,对于此地建筑与道路走向的对比,可以确定韩祖当前所在的位置,应该就位于旧城的西侧居民区。

“这里的地形还没有被人为的加固和升高,那么之前旧城正下方的那些祭坛,应该还没有被建造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