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2/2)
试探到老朱的态度之后,二人反而不肯再说什么了
既然是皇帝的产业,那这东西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锦衣卫。
二人心情糟糕,甚至有些烦躁。
加上老朱也不想跟他们多聊,谈了一会国事之后,汪广洋和胡惟庸走出去。
……
“陛下,和别的皇帝不同啊!”
汪广洋和胡惟庸去往中书省,路上,他主动叹气,打开话题:
“君臣离心,非国家之福!
洪武三年,陛下开恩科,当年取士的学生,他并不满意。
只是陛下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人才都不愿意来参加科举
我等学得一身本事,就是为了施展抱负!
可陛下的手段,太过于强势。
我等在大明为官,腾挪都难……
就说本相自己,非我不想为大明效力,不过这中书省的相位,说起来也不是好坐的。
宰相听着是百官之首,可也是个夹在中心的受气包。
本相就是看到这点,所以……”
汪广洋一改平时和稀泥的性子,主动袒露心声。
胡惟庸微微愣住,他们二人本质上还是政敌。
汪广洋说这些话,就等于将把柄交给自己。
“陛下要得太多,却不明白这天下并不仅仅只需要他一个君王,也需要千万读书人为他效力。
咱们才是朝廷的基石,而不是那些如蝼蚁一般的百姓。
可越是削弱吾等权力,就越是危及国家!
陛下虽然是英雄人物,却看不透这个道理……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也难怪……”
“汪大人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还请大人明示!”
“胡大人,我知你心有大志,又是李善长亲选的接班人
本人平时可以让着你,但在这关键的时刻,还请胡大人和本相站在一起,去反对这件事!
陛下做的事,是在挖我等士子的根……”
汪广洋十分认真地盯着胡惟庸。
胡惟庸呵呵笑:
“从锦衣卫到报纸,到里甲制度和黄册,陛下哪件事,不是在挖咱们的根”
他这句话,把汪广洋说得楞在当场。
说起来,这些年,他们确实感受到朱元璋逐渐勒紧的绳子。
老朱的每次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中央集权去的。
皇帝逐步收回前朝或者前边历朝历代皇帝下放给官员的权力。
汪广洋想起来,脸色越发难看。
胡惟庸说得没错,这些年皇帝徐徐图之,其实一直在挤压他们的空间。
别的不说,黄册和里甲制,地方官想要糊弄君王,那是越来越难了。
等到皇帝搞清楚天下的田亩,估计又会有一轮改革落下。
“汪大人担心的,是那个叫做报纸的东西,会让天下士子失声,让陛下对咱们的依赖性降低”
“已经有这种趋势了……
胡相,我并无多大的野心,但却也不希望咱们这些人会落得如此下场!
所以,我希望至少在报纸这件事上,胡大人能全力配合我,将它打击掉!
我能承诺给你的,就是中书省以后你说了算……”
胡惟庸回答:
“汪大人言重了,您是百官之首,本相严格来说,还要尊重汪大人才是!
不过汪大人愿意让本相承担更重的担子,本相也只能……”
二人在三言两语之间,达成了彼此的交易。
此时,中书省已到。
汪广洋说了一句一言为定,率先进去中书省。
胡惟庸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站在原地思索和汪广洋的政治交易。
还有,关于皇帝的事。
“都在想着怎么劝说皇帝,可皇帝又岂是你汪广洋能够说动的
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何尝不想说动皇帝
可皇帝,听过谁的”
胡惟庸冷笑,他知道汪广洋的努力注定会化成一场空。
朱元璋已经用无数的行动证明,他压根就不是一个能被说动的人。
不过,他也并不排斥跟着汪广洋去冲皇帝。
龙虎报的背后是谁,是张异……
能够让那小子倒霉,自己是乐于看到的。
若是有把握能让张异死,胡惟庸觉不介意去踩两脚。
可他也明白,张异很难动,至少这一次,他不会挑头。
“既然都不喜欢皇帝,换一个就好……”
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胡惟庸默默说道。
这话若是被人听见,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他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着说着,胡惟庸的声音越发低沉。
“左右本相都不亏……”
胡惟庸说完,转身进入中书省。
……
“外界的反馈如何”
报社,周通奉命,亲自将一份情报送到张异这里。
张异看了看,不由哑然失笑。
汪广洋和胡惟庸联手,对那篇采访找皇帝要个说法
这大概也在张异的预料之中。
这世界上绝不会缺乏聪明人,但每个人的眼界也会影响智商的发挥。
所谓见多识广,类似汪广洋这种人,
他们也许可以因为见识所限而在某些事上判断失误,可他们一旦见证了一些东西,自然也会领悟背后的意义。
张异在办报纸的时候,就让皇帝控制媒体的数量。
他控制的不是利润,而是话语权。
媒体就是话语权,而且在古代,这种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
等到真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力开始发展的时候。
加上简体字推广,文盲率下降。
纸媒在未来,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那时候的纸媒,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张异明白媒体的重要性,自然要跟老朱要了限制。
听说胡惟庸想要办报纸,张异首先笑了,这家伙是识货的……
而面对在皇帝拒绝之后,可能要面临的风暴,张异也没有多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反而是报纸的反馈。
张异可没本事观察到外地那些百姓的反应。
“报纸被送回北方,卖疯了!
扬州府一份报纸,已经涨到三文钱,第三期记载着陛下的采访,被人炒到五十文钱了……”
五十倍的利润
张异听到这价格,也不由咋舌,这些人是真敢卖呀……
虽然财帛动人心,可张异却没有多少妒忌之心。
炒作就是最好的流量,有扬州府的商人在前,后边报纸的销量肯定会迎来一波大涨。
周通给张异传了消息,闲话几句回去复命了。
张异赶紧让陈珂过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