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9 章 尊师李文忠(2/2)
经过这次重创,江南地区原本的繁荣景象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恐怕只有一片萧条和衰败的景象。
起码,要过二三十年,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才能慢慢缓过劲来。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当前局势的客观判断。
听完吕震的分析,李文忠不禁对这个娃娃县令刮目相看。
李文忠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赏之意。尽管他深知吕震为人阴险狡诈,人品着实令人堪忧,但不可否认的是,吕震确实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仅仅从邸报上的只言片语,他就能洞悉当今局势,犹如管中窥豹,观一隅而知全貌。
如此人才,实在难得!
吕震的能力,用十分出色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李文忠暗自感叹,这或许就是表弟阿樉口中常说的“浊流”中的青年才俊吧。
一念及此,李文忠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惜才之情。
他决定再试探一下吕震,看看他是否真如自己所想那般识时务。
于是,李文忠故意问道:“按你刚才所言,你曾是国子监的贡生出身,那你,应该如何称呼我呢?”
吕震闻言,略一思索,随即答道:“公爷?不对,是祭酒大人……学生吕克声拜见大司成!”
直到此时,吕震才恍然大悟,原来眼前这位曹国公,正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新任国子监祭酒!
由于上一次李文忠上书劝谏,这一举动触怒了朱元璋,使得龙颜大怒。
朱元璋在盛怒之下,毫不犹豫地下旨收回了李文忠手中的所有兵权。
然而,李文忠的二姐夫李贞却是朱元璋唯一在世的亲人。
出于情面的考虑,朱元璋最终还是给了李文忠一个国子监祭酒的闲职。
李文忠自然明白自己这个职位不过是个挂名的“国子师”而已,所以他非常知趣地选择了当个甩手掌柜,将国子监的事务全权交给了副手——时任国子监司业的刘崧,也就是刘老夫子去打理。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吕震这一批监生们只知道自己的授业恩师是刘老夫子,却完全忘记了在他们的头顶上还有一位“李夫子”。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年的科举考试恢复之后,“座师”这个称呼又将成为举子们对科场上主考官的尊称。
这种师生之间的称呼,最后逐渐演变成为官场上一种固定的人脉关系。
看到吕震如此识趣,李文忠哈哈笑道:“今天真是闹了笑话,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都不认识自家人了。”
看到曹国公竟然打起了哈哈,吕震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暗自长吁了一口气,心想:“好险啊!看来我这条小命总算是保住了。”